用稻城替代白矛,並非臨時起意,雖然蘇陽是新一代的白矛,但反而想消除白矛象徵的意義。
希夷都已經亡了,如今只有太虛,丘陵不需要白矛,成為太虛的稻城就好。
想到這裡,他大概知曉怎麼選址了,包括有鹽氏後續的問題,也已經有了頭緒。
此時帶著人到了田間,丘陵這兒大概種植了一千畝稻,其中水田約莫十畝,只佔了百分之一,那丁點水稻種植失敗也無傷大雅,若是成功豐收,意義可就非凡了。
一畝哪怕只多產十斤,按今年的種植範圍,便能多得兩萬斤谷,因為有熊氏那邊還有上千畝稻。
對於今年的種植面積,放到明年還是少了,所以稻城的出現也是必然。
走一步看三步,這就好比是下象棋,他已在考慮太虛下一步的發展,山林的侷限性太大,且無論他怎麼搗騰,總人口就這麼多,孩童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蘇陽不願等。
那麼思考擴充的方向,九黎那邊暫時先算了,翻山越嶺費時費力過去,全特麼是九黎的地盤,又或是三苗,談結盟都嫌遠了,至於開戰,更是不具備條件。
另一個方向,牛頭部落那邊,倒是很鐘意,卻又沒那個實力,何況部落有七個孩子在那裡學巫。
老地方岩石那邊過去,最後能到東夷龍氏,貌似也沒太虛什麼事。
最後只有丘陵這邊有搞頭,暫時聽說有共工氏那裡,好像小部落也比較多,甚至一個部落人多了,都會出現分流。
另外建木部落,以前只是耳聞,但現在有鹽氏居然跑到建木進行了交易,並且他已得知希夷的巫羅,就是在建木學的巫,這件事或許會成為導火索。
再有太虛那位巫女是在血狼學的巫,又說血狼部落想抓她回去,這事也可能造成矛盾衝突。
蘇陽感到了危機,也發現了機遇,不過近期最重要的還是繼續修建太虛,以及稻穀。讓太虛更加堅固,無懼敵人與野獸的襲擊,讓穀子顆粒歸筐,有食物儲備,那就什麼也不怕了,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
“蘇巫,這些谷都好好的,我們每天都有人守著。”族人們迎上來七嘴八舌的說道。
“大家辛苦了。”
蘇陽說的不是客套話,種地與搞建築一樣,都非常辛苦,並且很枯燥。
他看了看稻田,裡面的雜草都被拔掉了,地裡的泥土也不幹燥,秧苗也沒被破壞,茁壯生長,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秧苗只對食草動物有吸引力,比如牛馬,恰好這些獸如果靠近,馬上就會被獵殺,正好送菜。
所以這邊採用了由人盯著稻田的辦法,守株待兔,一舉多得。
沒多久,收到訊息的姜黎與大鬍子趕來了,兩人一起彙報了這些日子的情況,沒什麼大事發生,但小事也不少。
除了姜黎,這裡還有葵長老,以及另外兩個長老,不得不說太虛的長老太多了,所以需要身份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