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牧沒有直接回答玉玲瓏的問題,而是道:
“我與有田老哥乃是忘年之交,戰場上建立的友誼,格外值得珍惜。
我們私下裡經常聊起一些心裡話,他多次提起你和你們的女兒。我看得出,有田老哥很在乎你們。每每談起你們,都是他最幸福的時刻,同時也是他最痛苦和最脆弱的時刻。他常言有負你們娘倆。說起傷懷往事,更是痛哭流涕。我作為觀者,彷彿感同身受。
有田老哥感謝皇恩浩蕩,大赦天下後倍加努力,為了你和你們的女兒能脫離苦海,他可是吃盡苦頭,戰場之上勇往直前,奮勇搏殺,多少次險象環生,終於獲得將軍賞識,得以提拔。
但是他也有他的難處。作為邊關將領,責任重大,他身不由己,不是想回來就能回來的。尤其是現在,河西剛剛發生過一場慘烈戰爭,戰後部隊急需休整。河西四鎮的重要性,我想你也應該是知道的。而我之所以能回來,是門閥的要求,而非我個人的要求。”
“都尉長大人說的是。奴家明白。”玉玲瓏破涕為笑,看起來很受安慰。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騙人本是卑鄙的,但有的時候卻是一種美德。
陳牧心情沉痛,希望在張有田死後,能給娘倆留下美好印象。無論對張有田,還是對這娘倆,都是溫暖的慰藉,和美好的回憶。這也是瘸子彌留之際最大的願望。
玉玲瓏忍不住又哭了一會兒,陳牧一語不發,安靜地等她哭完。
她哭得很有教養,她的身軀明明無法控制地顫抖,卻不發出很大聲音來。
哭聲漸止,陳牧和煦問道:“你們的女兒呢?”
玉玲瓏強笑道:“在後面,跟學員們一起學習。”
“哦…”陳牧微微蹙眉:“那孩子是什麼籍?”
玉玲瓏慚愧,扭頭道:“賤奴。”
聞言,陳牧心情更加沉重。
梁朝有嚴格的等級制度,與前朝相比雖然簡練一些,但執行起來的嚴厲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上層的是貴族戶籍,俗稱貴籍,比如王侯將相或功勳後代,他們擁有爵位——公、侯、伯、子、男。有的爵位世襲罔替,有的爵位規定傳幾代,有的爵位一代一降直到沒有。有爵位的人如果被低等人侵犯,犯罪者罪加一等。相反,如果是他們侵犯低等人,量刑卻很輕。再拿錢走動走動,很多時候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後不了了之。冤假錯案中有一半都是他們造成的。審案的人大部分都是聰明人,他們怎麼可能輕易判錯,之所以錯,必然有背後原因。
貴族戶籍下面是平民百姓,百姓戶籍複雜,農林牧漁工兵商等等,統稱良籍,也就是良民。
再下面便是奴籍,他們的主人可以把他們當商品一樣買賣,不犯法。但販賣良民不行,是重罪。膽敢販賣貴籍人,後果更嚴重,誅三族起罪。
嚴格的等級制度下,奴籍的人想鹹魚翻身,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瘸子,二十年無法翻身,哪怕建立功勞,也算不到他頭上,直到後來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才把他解救出來。
普通奴籍,還沒有瘸子這樣的機會,即便大赦天下,也赦不到他們的頭上。
一個奴籍人想要擺脫奴籍,需要他的主人帶著去官府繳納“奴稅”,奴稅明碼標價,“童叟無欺”,都是一千兩。
換算一下,大約是一百萬文。
奴籍人本來賺錢就困難,一百萬文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價。這個價錢,把他們死死地壓在奴籍之內。
而且,即便他們有錢,也需要主人的同意,如果主人不帶著他去官府辦手續,依然無法擺脫奴籍。如果原來主人死了,他們就會成為主人的遺產,成為下一代主子的奴。如果主人沒有繼承人,他們更麻煩。即便找了新主人,也是口食主人,不能為他們擺脫奴籍簽字。
這就是忠奴多的原因,如果主子跟人幹起來了,他們一定不會袖手旁觀。很多狡猾的主人都會說這樣一句話:你好好幹,只要表現得好,將來我給你拿錢,幫你擺脫奴籍。
這種法律制度,無非都是維護貴族,威懾良民,控制奴籍。更可悲的是,奴籍生的孩子還是奴籍。夫妻雙方有一個是奴級,生的孩子就是奴級。
在這種等級制度下,結婚時考慮門當戶對,就更有必要了。這也是為什麼,大戶人家的丫鬟,那麼喜歡靠近老爺或公子,萬一給生個娃,公子老爺們一定會去官府繳納奴稅,讓丫鬟擺脫奴籍,否則影響孩子的戶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