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山當中,七十二地煞,是配角,自然不必說了,關鍵是三十六天罡起著關鍵作用。
第一個宋江不用說了,肯定是要招安的;?
盧俊義,原本是北京首戶,就因為有本事被梁山陷害不得做了這個二把手,對招安這個從良的機會不會不同意;?
吳用,其實是梁山上的二把手,他對招安的態度頗為曖昧,他一方面積極給宋江招安出謀劃策,另一方面還指使李逵等毀詔打使,其實他的心裡時時刻刻是想要梁山利益最大化,這從後來他還試圖勸宋江降遼可以看得出來;?
公孫勝,這位同志比較怪異,他師父是神仙,此時在梁山就是出於兄弟義氣,在梁山掛職鍛鍊一段,日後還是要回去做神仙的,因此對於招不招安這種閒事不會計較。
關勝原是朝廷命官,只因征討梁山兵敗被擒,不得已落草,因此一說招安一百二十個同意。?
林沖,我們對林沖有個誤解,認為他因為和高俅有血海深仇一定會反對招安。但其實林沖只恨高俅不恨朝廷,對於招安從沒有公開反對過。只是作者對他實在偏愛讓林沖最後風癱死了,最終也沒和仇人同朝為官。?
秦明,征剿清風山兵敗被擒,作為降將一定贊同招安。?
呼延灼,也是被擒降將,祖上又是開國元勳,怎會甘心一輩子做賊?贊同招安。
花榮,原來是清風寨的知寨,為救宋江不得已上了梁山,無論是出於自身的考慮還是出於和宋江的交情都是極其贊成招安的。?
柴進,滄州的首戶,又有朝廷的丹書鐵劵護身,上梁山也是形勢所逼,不得已而為之,當然是贊同招安的。?
李應,李家莊的莊主有房子有地,做個安善良民當然比做個土匪要好得多。?
朱仝,這也是一個良民,若不是梁山用毒計逼他入夥,無論如何也不會想要當土匪。?
魯智深,這是前朝廷命官裡唯一特殊的人,他深知官場黑暗,雖然朝廷沒有半點對不起他,但對這個獨行特立的得道高僧來說,受招安便意味著遭束縛,所以他反對朝廷卻是最積極最主動的。?
武松,他對招安有個轉變的過程,這是其他頭領中沒有的。當初血濺鴛鴦樓後武松在孔家莊對宋江還說要受招安;但是到了梁山之後確是堅決反對歷次招安。這裡的主要原因就是魯智深,武松少年成名,又是血性漢子,做人原本沒有什麼人生觀、世界觀,跟著魯智深久了,深受魯智深的影響,又過慣了大碗喝酒的好日子,思想上無限接近魯智深,對招安當然是沒什麼好感。?
董平,前東平府的兵馬都監,平白無故因為宋江和盧俊義打賭,被梁山攻打,被擒投降,當然不會甘心一輩子做賊,一定贊同招安。?
張清,和董平的遭遇一樣,也是招安的積極分子。?
楊志,祖上是聲名顯赫的宋朝名將,迫不得已才落草為寇,當然想有一天能夠重新為朝廷效力,不負祖先的盛名。?
徐寧,好好的一個朝廷命官,就因為梁山為了破連環馬才被賺到梁山落草,做夢也想招安。
索超,又是一個被擒的降將,招安、招安,怎麼還不招安?
戴宗,受了宋江的牽連才沒辦法繼續當他的節級,做賊和做官選擇,當然選做官。?
劉唐,無業遊民,當然覺得如今這種大碗喝酒的無拘無束的生活更適合他,反對招安。?
李逵,本性裡和劉唐一樣就想快活一生,但他和宋江的關係太好,小胳膊擰不過大腿,最後還得聽宋江的,就算他反對招安,也不頂事。?
史進,也是一個性情中人,不願被拘束,反對招安。?
穆弘,原來就是老家的黑澀會頭目,最看重的是面子,在李逵扯詔時,反對招安只是因為朝廷對他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罷了。?
雷橫,無處投奔才上了梁山,若有第二條路,雷都頭是不會選擇當匪的。?
李俊,和魯智深一樣,這也是不願收束縛的主,反對招安。?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這哥仨做良民貧苦一生,做強盜衣食無憂,還是當水寇自在。?
張橫、張順哥倆,尤其是張順和宋江關係非同一般,宋江贊同的他們不會反對。
楊雄、石秀,因為殺了個姦夫淫&婦落得良民做不成,只好落草,若有重新做人的機會一定不會放過,還是招安的好?
解珍、解寶,原來是兩個普通獵戶,上了梁山竟然入了天罡之列,受招安還能混個大官做何樂不為??
燕青,盧俊義的親信,盧俊義想被招安他也一定想得很,不然不會為招安出這麼大的力——甚至出賣色相,可見他們主僕的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