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四百人嗎?”
面對空白的七縣以及武當城如今的困境,張永忍不住悠悠一嘆,僅憑他麾下的兵馬,吃的下七縣,也未見能守得住這七縣守。
擴軍之事勢在必行,可未曾想…首站就遭遇了滑鐵盧。
不過想想也對,連曹氏、荊州這些大勢力,也是站了又退、退了又站,漢中如何…武當城中的百姓自然沒底。
“傳令下去,新降及新招募計程車卒放假三日,告訴他們…能拉來五人,升伍長,賞錢兩百,拉來十人,升為什長,賞錢五百;誰能拉來五十人…某升他為屯長,賞錢兩千…
另外,傳下詔令,凡參軍入伍之士,若有意前往漢中,可舉家遷之!”
……
相較於後世利益的糾葛,古時親朋之間的紐帶無疑是緊密許多。
在四百武當兒郎的帶領下,新募之兵在數日時間便破了七百之數。
張永也遵循了先前的許諾,親手提拔了兩三個降兵擔任屯長一職,引一眾武當兒郎爭相效死,倒是在武當城中鬧出了不小風波。
建安十三年三月十日。
在平復武當局勢之後,張永再次領兵誓師出征。
五千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張永親自統率,孟邱、廖化、王平為輔,直取南鄉;一路由魏延率領,馬忠為輔,直取順陽。
……
武關,北依少習,東西南三面河谷險澗,為西入關中之要地,多有重兵把守。
可隨著黃巾之亂、西涼諸侯霍亂關中…連年征伐,這座險關亦多次易守。
諸侯爭鼎愈演愈烈,無數流民為躲避戰亂棄身山野,在秦嶺深山安家立寨,各寨大小不一,多者寨內之上多達三千上下,少者…亦不下千餘之數。
如今的武關…就掌握在嶺東南…七寨手中。
山高水激,濤聲陣陣。
南陽西部諸縣風雲動盪,與其相鄰的武關…也註定不會平靜。
七寨之人雖多為困苦之民,可…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強弱之爭,七寨亦不例外。
七寨之中實力最為雄厚的當屬少習山寨,山寨險峻、易守難攻,因其臨近武關,掌握了武關的大半資源,往日裡武關行走孝敬的錢糧,有近半數都落入到少習山寨的口袋。
“大當家的,如今漢中兵指南鄉、順陽二縣,若是再不出兵丹水、析縣,只怕沒有機會了!”
武關一處石木壘成的閣樓上,數名男子圍著一名四十餘歲,略顯粗狂的中年說道。
“大當家,並非兄弟們貪圖錢財,只是南陽連月戰亂,來往的商隊少了五成有餘,如今各寨的存糧快要見底,若不尋個方法,只怕不出一月,寨中的婦孺就要餓肚子了。”
“沒錯!一旦張永佔據南鄉,丹水、析縣只怕旬日可下,介時悔之晚矣。”
“大當家的,下令吧!…”
張永雖初出茅廬,可壓不住人家的戰績彪悍,上手直接接連幹翻了荊州兩萬大軍,主將、副將…各級中級將領近乎一窩翁的成了張永的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