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奪鼎1617 > 第五百五十一章 永福宮夜話

第五百五十一章 永福宮夜話 (第2/2頁)

“王爺,難道不能等到北京和山海關之間的戰事明朗一些之後再行入關嗎?”母后皇太后哲哲半晌沒有開口,一開口卻是詢問發起入關作戰的時間問題。

多爾袞收起了臉上的笑容,代之以一臉的凝重。

“太后,不是奴才不打算穩妥一些後出征,而是形勢逼人,不得不如此。”多爾袞先定了一個調子,跟著便開始大倒苦水。

“如今,奴才們將府庫裡的銀子搜幹刮淨,也不過能夠購買到支撐我八旗大軍半年作戰的糧草軍械。倘若大軍早日入關,可以靠劫掠和繳獲滿足糧草消耗,盛京和各處城池的軍民還可以靠家中存糧度日支撐到麥子收穫。倘若晚些時間入關,這十餘萬兵馬,更多的家奴包衣齊聚盛京,太后,你可以好好想想,盛京的糧價該飛漲到什麼地步?”

“我大清的存糧,竟然窘迫到了這般地步?”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多爾袞這麼說,頓時嚇了哲哲和布木布泰姑侄倆一大跳。此時的遼東還不是東北糧倉,黃太吉時代,雖然糧食也是一個貴,但是,拿著銀子總是能夠買得到糧食的。可是,多爾袞卻說只能支撐到麥子下來。

多爾袞卻是隻能苦笑一聲。這些日子,他仔細盤算,發現大清兵馬入關,卻是無論如何也是無法迴避遠方的兩個人。

“自大行皇帝在世之日,我大清與南蠻交易,雖然所獲頗豐,府庫堪稱充盈,各府各旗的奴才們無不鮮衣美酒,堪稱是烈火烹油般的好日子。可是,兩位皇太后,我們卻沒有發現,這便是南方那位國公爺和我們的那位好兄弟給咱大清下的一副慢藥!”

如今這副慢藥的效果開始顯現出來了。大清國要想生存下去,養活國內的百萬軍民,養活為數十餘萬的八旗兵馬和科爾沁四十九旗,在清國的軍國體制之下,就只能想辦法從外面輸入各種物資。

可是,這許多的物資不是能夠靠搶掠就能得來的。大多數都是要花真金白銀去買!

“如今,奴才的那個好兄長,李家二哥雖然透過山西商人做中間的遮羞布,肯賣給咱大清糧食和火藥,可是,咱們也得有錢買不是?”

多爾袞咬牙切齒的憤恨。

要麼大家在遼東一起等死,等著李自成收拾了吳三桂之後,大軍東征,一步步的打進遼東來收拾了咱們這群反賊。要麼,就是我帶著能打的人早點進關去找死。這樣,你們在遼東的糧食壓力就可以驟然減輕不少,可以支撐下來。如果我仗打得順手,至少可以和李自成有一個討價還價的地方。到時候要求這位大順永昌天子效仿當年的嘉靖皇帝封順義王一樣,咱們還可以繼續在遼東關起門來當皇帝。如果當真是佛庫倫庇佑,大軍打得極好,那就是咱們重現大金當年輝煌的時候到了!

多爾袞的一席話,說的悲哀蒼涼悽慘之極。說得布木布泰和哲哲這兩位大清朝的皇太后抱頭痛哭。

好一頓危言聳聽之後,多爾袞再度在兩位太后心目之中提高了他的形象和地位。見目的達到,便起身告罪:“大軍不日便將出徵,奴才府中要料理的軍政事繁多,還請兩位太后恕罪則個!”

“出征之前,還有什麼事情要辦?”

聽布木布泰如此關切,多爾袞趁機會盯著聖母皇太后回答道:“奴才已同大臣們議定,本月初九日丙寅是出征吉日,祭過堂子後鳴炮啟程。在出徵之前,有幾件大事,需要奏明兩宮太后知道。”

“哪幾件大事?”

“奴才等議定,本月初八日乙丑,即奴才率大軍啟程的前一天,請皇上駕臨大政殿上朝……”

皇太后含笑問道:“為什麼事兒?”

多爾袞目不轉睛地望著聖母皇太后,告她說:“臣這次率大軍出征極為重要,非往日出兵伐明可比,需要皇上賜奴才‘奉命大將軍’名號。請皇上當著文武百官賜臣一道敕書,一方銀印。大將軍代天子出征的道理與所受大權,在敕書中都要寫明。有了皇上所賜一道敕書,一方銀印,臣就可以代天子行事。這是大軍出征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好像古時候登壇拜將,敕書和銀印必須由皇上當著文武百官親手賜臣,所以請皇上於初八日上午辰時三刻,駕臨大政殿上朝。臣雖是皇上叔父,也要向皇上三跪九叩謝恩。”

年輕的皇太后彷彿看見大政殿上這一十分有趣的場面,不覺笑了,用悅耳的低聲問道:“這敕書和銀印都準備好了麼?”

“銀印已經刻就了。敕書也由主管的文臣們擬了稿子,經過修改,用滿、蒙、漢三種文字分別謄寫清楚,到時候加蓋皇帝王璽。還有一些該準備的事項,該由皇帝賞賜的什物,都已經由各主管衙門準備好了,請太后不必操心。”

“攝政王,你率大軍從何處進入長城?”

“十幾年來,我兵幾次進入長城,橫掃北京附近和畿南、直隸、山東各地,都是從薊州和密雲一帶擇一關口入塞。近來據密探稟報,流賊佔據北京以後,北京附近各州縣都沒有設官治理,只忙著在北京城內拷掠百官,追贓助餉準備回陝西。眼下,吳三桂引兵馬向西與流賊爭奪永平等地,可謂勢如破竹。足見流賊戰力不強。眼下他們兩家大動干戈,全然沒有將我大清放在眼裡,沿長城各關口全不派兵把守。所以我大清精兵還要同往年一樣,從薊州、密雲一帶找一個地方進入長城,或直攻北京,或在山海衛以西、北京以東,先攻佔一座堅固城池屯兵,再與流賊作戰。可惜進長城道路險峻,不能攜帶紅衣大炮,全憑步兵和騎兵與二十萬流賊作戰,困難不小。可是既然奉命出征,志在必勝,務期消滅流賊,迎皇上與兩宮太后定都北京,次第佔領江淮以北數省,恢復大金盛世的功業,以報先皇帝的多年宿願。請太后天天以教皇上讀書學習為念,至於奴才與將士們進長城以後如何行軍作戰,如何艱苦,請太后不必放在心上。”

在永福宮門前,小皇帝福臨目送著多爾袞的儀仗、鑾駕遠去,一雙小眼睛裡滿是怒火。他已經將眼前遠去的這位十四叔,從忠臣干城的行列裡趕了出去,扒拉到了權臣賊子的垃圾堆裡。

“總有一天,我要殺了他!”

小皇帝緊握著雙拳,嘴裡不由得說出聲來。雖然聲音不大,但是卻讓布木布泰聽得清清楚楚。她被嚇得臉色一白,立刻俯下身來捂住了福臨的嘴,看看左右無人注意到,才藉著給福臨擦拭眼淚的動作做掩飾。

她努力控制著臉上的表情,心中兀自狂跳不止。自從她的兒子繼承皇位以來,她被尊為聖母皇太后,但是對於多爾袞她口中不敢露出一句評論的話,只稱贊他自己不爭皇位,鎮壓了別的覬覦皇位的親王,一心擁戴福臨繼位的大功,然而她不僅認識滿文和蒙古文,對漢文的歷史書也略能讀懂,心中明白多爾袞正是漢人歷史書上所說的“權臣”,十分可怕。她在宮中除用心教福臨讀書寫字外,也叮囑兒子在學中好生聽御前蒙師的話,用心學習。她盼望兒子趕快長大,能夠平安地到了親政年紀。每當她將小皇帝抱在懷中,教他讀書,盼望他趕快長大,同時總不免想到她對多爾袞既要倚靠,又要提防,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嘆道:“兒呀,我們是皇上和太后不假,可也是孤兒寡婦!”

豪格當初被貼了加官處死,雖然是罪證昭彰,八旗王公共議做出的決定,但是也是讓當時還是皇子的福臨暗中哭了好幾次。即位之後,每次聽御前教授他課程的蒙師先生們講兄友弟恭,君賢臣忠這些時,他便忍不住會想起多爾袞處死豪格的事,然後就會哭出聲來。

布木布泰知道,順治小皇帝的御前蒙師都是由內秘書院選派的,皇帝的學習情況每日由為首的蒙師報告內秘書院大學士,有重要事還得報告多爾袞知道。福臨的這些舉動,無疑是在拉緊自己脖子上的絞索。

一面擦拭著小皇帝福臨臉上的淚水,布木布泰一面柔聲安慰著兒子:“是不是覺得十四叔攝政王爺要帶領大軍進關去為你打江山,不避刀箭炮火風餐露宿著實辛苦而落淚?”

布木布泰說話的聲音不大,但是卻足以讓在場的人們聽見。

不等福臨回答,布木布泰的話又跟上了。

“那你就好生的跟先生讀書,早點懂事,不要總是淘氣,惹得你十四叔操心。明白了嗎?”

“兒子知道了!”(未完待續。

最新小說: 神祗傳承與域外之敵 頂仙記 忍者記事 神奇寶貝之阿桂 尋親歷險記 用實況踢足球 神探蒲松齡:聶小倩 悲慘樂園 我的時空穿梭列表 夏油教主和他的惡毒繼姐 快穿之地府阿飄要修仙 快穿之女配她超會演 快穿之想在永珍界裡當鹹魚 快穿:當滿級大佬穿成小可憐兒 快穿:渣女洗白一百零八式 明月昭昭,為你而來 春閨嬌 她如明月高懸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穿書之女配保命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