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街口拐角上,一處背風向陽的寬闊所在上,胡琴和牙板、鼓點交織在一處,一個小戲班正在那裡準備登場。
見有不花錢的白戲可以看,這條連線糖坊橋至明瓦廊之間的交通要道上,頓時聚集了不少的路人閒人。準備聽一場蹭戲,看一場熱鬧。
“各位京城裡的老少爺們兒,在下江北人,姓程。眼下秋莊稼已經收完了,就帶著幾個小徒弟帶著這麼一點粗淺玩意到南京城裡來賣弄一下,不為別的,就是圖讓大家樂呵一下!”
一個穿著打扮像是戲班子班主樣子的矮胖子走到人群中央開始賣弄這一套江湖口。圍觀的人們有些不耐煩了,大多這些草臺班子,出來的時候都是奉送一套玩意,演著演著就要銅鈿了。(就和現在的各種網遊一樣,試用和推廣版是免費的,但是,你要是想深入玩,嘿嘿,人民的幣你就要準備好了!)
幾聲噓聲後,已經裝扮好的演員們在絲竹牙板聲中粉墨登場了。
同士大夫們喜歡看的崑曲、雜劇不同,這出小戲的行頭、頭面都是基本上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一致,就連唱腔唸白也都是俚俗小曲,聽得人朗朗上口。幾段曲子聽下來,已經有人能夠跟著哼唱了。
曲目說得故事倒也簡單得很。
江南某地的某戶人家,因為被鎮上的財主夥同戶房書辦和稅吏們,玩飛灑、詭寄等手段,家裡的五畝水田卻背上了近百畝的錢糧賦稅。一家人起早貪黑的勤勞苦做,卻到了年底無論如何也湊不齊應該上繳的錢糧數目。
無奈之下,這家人的老爹只能到財主家去借貸。借的錢也不算多,就是一文錢。以自家的五畝水田做抵押,講好了利息三分錢。秋收結算。
結果,到了秋後,財東家登門索債,卻是拿出了應該歸還十塊銀元的文書!
這如何使得?!
老爹憤憤然,“我只是借了一文錢,如何卻還你十塊銀元?”可是,財東拿出了契約文書,上面白紙黑字寫就的條款,上面明明白白的寫著一塊錢。於是,戶房書辦、地保、稅吏一起喝令,五畝水田便歸了財東家。憤怒之下,老人以死相拼,憤而在大年三十晚上到財東家門前喝了滷水自盡。
一家人就此家破人亡。
這是先帝在世的時候發生的故事。
“霹雷一聲天地動,聖明天子登大寶。”在眾人的合唱背景聲中,弘光天子登位,朝廷推行減租減息法令。在外漂泊的子女聞聽立刻趕回家鄉要財東退還被巧取豪奪的土地。結果,自然是被一群豪奴家丁給打出了門。
憤怒的一雙兒女在財東家門口有一段唱詞,將朝廷的法度巧妙的融合了進去。“天子有詔旨,利息不得一分半。你卻要收三分銀!何況又是羊羔兒息!你這廝欺君罔上傷天害理,早晚有一日報應到你!”
唱到這裡,許多圍觀的人這才醒過悶兒來,這個戲班子怕不是那麼簡單的到京城裡來唱野臺子戲的!這場戲文,絕對是高手編著的!
確實如此。這出《一文錢》的小戲,正是這個時代最傑出的編劇阮大鋮編寫的。對於一生寫了幾十出大小劇目的阮大鋮來說,這種街頭小戲,既沒有唱腔詞牌上的高標準要求,又不要求多麼的哀婉動人,完全是信手拈來的。但是,難就難在要將朝廷頒發的各種制度和江南的現實糅合在一起。不過,這也難不倒阮大作家。
很快,他的筆鋒一轉,曲目又有了峰迴路轉的變化。
當觀眾們的情緒為劇中人一家的悲歡離合而情緒起伏不定的時候,戲文裡有了新的轉機。
“如今巡按大人在姑蘇下馬,上秉天子聖旨,下懲貪官豪強!你姐弟二人為何不往姑蘇去走一遭,向查大人擊鼓鳴冤?!”在路人甲的指點之下,一雙姐弟便到了巡按御史衙門前擊鼓鳴冤,遞上訴狀。
紗帽圓領,三綹墨髯,一看就是大清官的老生粉墨登場,扮演在江南能夠醫治小兒夜啼的査繼佐:“兒郎們,前方白晝燈火通明,定是賊人巢穴,且與我上前,殺他個乾乾淨淨!將這殘民以逞的鄉間豪強與我打殺了吧!”
一場小戲,便在清官出場,懲處豪強,被霸佔的土地還家的大團圓結局下完成。在收尾時,老生又大聲的唸白,“凡有地方豪強,膽敢巧取豪奪,不尊國家法度者,本官一律嚴懲不貸!誓將清平世界重現人間!”
在“衣冠皆罵查白地,實則盛世有青天,數年冤屈的昭雪,庸曲一首頌太平。”的合唱聲中,這出街頭小戲《一文錢》便是宣告結束。
同觀眾們習慣了的取出銅鑼來要錢不同,這些演員們卻是收拾行李,準備走路。
“哼!想走?!哪有那麼便宜?!”不知道什麼時候,人群外面湧來了一群短衣漢子。
“為酷吏走狗鼓吹!著實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