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的號角吹響,四十三國,共計千萬兵力,分三路朝著華夏攻去。
當然,三十一世紀的戰爭,小規模倒還好,兩國出動小部分精銳兵力,在一處展開廝殺即可。
至於大規模的戰爭,就比較麻煩了,首先要敲定,絕對不能使用核武。
因為兩方相戰,總要有一方選擇進攻,萬一防守方自認必輸無疑,開啟能量罩,一股腦在附近砸下個幾枚核彈,那也就不用打什麼仗了。
這還算是好的,萬一防守方眼看不敵,或是打出了火氣,乾脆來個玉石俱焚,搞個幾百枚核彈,將落點設定在一處沒有能量罩的區域,幾百枚核彈落下,恐怕能將地球炸出來個窟窿!
同樣,萬一進攻方久攻不下,腦袋一抽,回國扔個幾百幾千枚核彈到防守方國內,那恐怕也不是個事兒。
因此,世界各國早有規定,任何情況下,都嚴禁使用核武!
單單如此規定,恐怕是沒什麼約束力的,紅了眼要狗急跳牆的一方,既然扔了核彈,必定就是抱著大家一塊兒玩完的心思。
因此,各國在不準使用核武規定的後方加了一條,大型戰爭中,一旦某方不敵,便可以選擇投降,雙方便可在世界各國的共同監督下,重新坐在談判椅上。
當然,說是談判,其實已經與交接差不多了,既然是戰敗方,不可能讓你坐在椅子上喝喝茶,拍拍屁股,起身不服再幹。
投降一方除去領土主權,其他方面都要做出讓步。
相應的,戰勝方也不可得寸進尺,要求處決這個那個,要求佔領這裡那裡,這種條件一經提出,不用戰敗方抗議,就會被世界聯合組織直接駁回。
因此,戰勝方在戰爭中能獲得的利益,最多隻是經濟與軍事上的領先,而不能是碾壓。
這樣,戰勝方的付出得到了回報,而戰敗方,也不至於非要拼上老命,拉著大家一起魚死網破,大不了再發育個幾十年嘛!
即便如此,近千年來,也幾乎不曾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
大家都很清楚,一旦某一方沒協調好,局面就會失控,一旦地球“嘣”的一下,炸了,戰勝國就算拿到了再多的資源,那也沒啥鳥用……
所以,對於這場撲面而來的超巨型戰爭,大家都很期待,也都很緊張。
3017年9月1號清晨,米島為首的四十三國,向世界聯合組織提交了申戰條約,世界聯合組織簽字,又將戰爭條約送到華夏以及米島為首的四十三國手中,大家都簽了字,蓋了印章,又將條約遞送給世界聯合組織一份。米島四十三國這才組織兵力,兵分三路,朝著華夏方向殺去。
出乎意料的,甚至可以說有些賴皮的,華夏直接開啟了能量罩,在國內開展起了宣傳活動,力求公民們爭相做一個遵紀守法又愛國的好公民。
世界一片譁然。
為什麼說是有些賴皮呢,因為能量罩的用途,基本就是為了攔截抵擋核彈的。
核彈是什麼概念?能跟炮彈鐳射槍之類的一個檔次嗎?
不能呀!
既然簽訂了棄絕核武戰爭條約,那就應該出兵,大家一起在海面上戰個你死我活,比個上下高低,誰輸誰孫子,誰贏誰大爺,這才對嘛。
因此,按理來說,米島等四十三國是可以向世界聯合組織提出抗議的。
當然,即便米島四十三國提出了抗議,世界聯合組織也只能向華夏再次提出抗議,而不能對華夏進行制裁。
別說是一個身為超級大國的華夏,即便是一個彈丸小國,人家也有著核彈啊。
三十一世紀,基本不存在著制裁。
所以,即便米島四十三國提出了抗議,世界聯合組織也只能捏著鼻子朝著華夏說上一句,你這樣做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