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不可這……”蔡邕見呂徵當眾稱呼自己外祖,怕給呂徵引起什麼不必要的麻煩,當即便上前勸說道。
“岳丈不必這般。”
呂布見狀,笑著攙住蔡邕道:“岳丈在徵兒年幼時就為其啟蒙,徵兒叫您一聲外祖,這沒有什麼。”
呂布很小的時候,老爹、老孃就去世了,而嚴氏的父母,也是在嚴氏嫁給呂布後,先後染病去世了。
而蔡邕雖與蔡琰是父女,但嚴氏也是認其當了義父,所以呂徵叫蔡邕一聲外祖,那也是很正常的。
“岳丈,我們還是說說科舉考試的事情吧。”
見蔡邕還想說些什麼,呂布笑著看向鄭玄他們道:“康成公,你們對此次學宮,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所出考題是否準備好了?
眼下三學體系所授課程,尚在逐步完善的階段,前三期的科舉考試,麒麟學宮參加科舉的學子,都要另外開設考卷參考。
待六年後,三學體系所授課程悉數完善後,科舉考試的考卷,才能完全一樣,你們在這前三期科舉考試中,可不能徇私啊,哈哈……”
鄭玄忙垂首道:“回稟陛下,麒麟學宮特設的考卷,學宮的大儒皆在緊張的安排之中,絕對不會出現徇私的可能。
陛下為天下學子,設立了三學體系,又為他們尋得了出路,臣等就算是再怎麼糊塗,也絕不會破壞這來之不易的成果的。”
當初為了留住鄭玄這些大儒,呂布遂提出了三學體系的理念,這才叫鄭玄這些大儒,全部都留在了自己的身邊。
在三學體系未完善之前,在科舉考試未出現之前,這幾年來,麒麟學宮也為呂布培養了大批的人才。
不管是為官的,還是為將的,亦或者其他行業的,這都推動了呂布麾下勢力的發展,確保了自身根基的夯實。
呂布點點頭道:“康成公能這樣想,朕這心中很欣慰,麒麟學宮是朕最在意的地方,日後會成為三學體系的核心所在。
待第一期科舉考試結束後,那些為大唐戰死沙場,或者建立過功勳的,他們的子嗣,會就近到縣學入讀,朝廷會供養他們成人。
到時他們是不斷向上晉升,還是分流到地方學院,那就要看他們各自的本事了,麒麟學宮此後只從州一級學宮選拔英才培育。”
隨著三學體系的順利落定,為了達到分流的目的,呂布還在各郡籌建有地方學院,這些都是傳授一技之長的職業學院。
並不是說進入到職業學院的學子,就是次人一等的存在,呂布是想透過這樣一種方式,來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若是所有人都以當官作為奮鬥目標,那大唐日後除了官員外,將沒有其他的優勢了,這是件很可悲的事情。
為了打破士農工商的階層枷鎖,在此前的勳爵授賞中,以馬鈞為首的工匠、商賈、農戶出身的,只要是對大唐立下功勳的,那都得到了應有的授賞。
當然在這次授賞群體最多的,當屬在大唐邊疆之地,浴血奮戰的將領,還有底層的將士,軍功貴族體系這才是大唐的根本。
不過圍繞著這一根本,呂布也開創了幾條分支,透過這種並駕齊驅的方式,拉動著大唐這駕馬車,不斷的向前奔行。
現在呂布正在逐步的完善這些,確保自己的治國理念,能夠真正的貫徹下來,而不是說只是體現在表面,這些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