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興國的威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一點點的釋放出來,這些畢業的麒麟學子,在各行各業的種種表現,也更加堅定了蔡邕、鄭玄他們,儘早完成三學體系的教師儲備計劃。
是的。
經過這一年多的發展,先前呂布所提出的三學體系,已經在各州,各郡都鋪設開來,但唯獨所涉及的縣學,需要的教師數量太多,這使得其只能緩慢向前推進。
作為三學體系的根本所在,若是縣學的開蒙教育,沒有做好的話,那分級的郡學、州學,也必定會出現種種的問題。
蔡邕點頭道:“是啊,教育是否興盛,那其實對一個族群的改變,是最為直觀的存在。
現在三學體系算是略有小成,不過想要讓三學體系真正完善起來,那還需要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過在這過程中,需要奉先的絕對支援才行,老夫也知道,這一年多的時間,我麒麟學宮花費了不少的錢財,但老夫希望奉先,能一如既往的支援。”
呂布笑著說道:“岳丈放心,布的想法從不會改變,再窮不能窮教育,只靠這些受罰的小傢伙們,那想要確保漢室的穩定,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是有再多的人傑,但想要治理好地方,那還是需要大量的良才的,若是缺少了這重要一環的話,那人傑也不可能發揮最大本事的。”
呂布的心中比誰都要清楚,三學體系能否早日形成規模,直接關係到自己麾下勢力,有關人才培養的進度。
雖說現在有諸葛亮、司馬懿這些人傑,正在這麒麟學宮中不斷修習,汲取所需的知識,但一個國家僅靠頂級人才,而沒有大量地方良才的話,那根本就不可能繁榮昌盛起來的。
只有形成一整套完備的人才隊伍,讓他們去往不同的地方,去為了這方勢力,而去貢獻自己的力量,那才能一點點的變強。
最直觀的例子,隨著各項新政的穩步推進,呂布麾下對於地方官吏的缺口,那是非常之大的。
尤其是鄉一級,縣一級的官吏,那缺的就更大了,錯非是有傷殘退役的悍卒,被呂布大批次撒到地方,只怕這各項新政就不會有今日的成果。
蔡邕點頭道:“奉先能明白這些道理,那老夫的心中就放心了,行了,老夫還有事情要做,就不在這裡了。
對這些小傢伙,不能一味地體罰,言傳身教那才是正道。”
呂布笑著說道:“岳丈放心,布不會一味地靠蠻力教育他們的。”
蔡邕聽聞此言,滿意的點頭離去了,一旁的嚴氏,此時露出了笑容。
這段時間麒麟學宮忙著編撰典籍,所以學宮內的大儒,不是在教書育人的途中,就是在編撰典籍的途中。
正是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才使得麒麟學宮能有今日的強大,呂布對此心中很是滿意,因為他已經看到了希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