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是這樣的安然。
很多人看著這篇文章就陷入沉思當中。
為了改變電影現狀,為了讓夏洲電影走出去。
安然原來付出了這麼多心血,可憐他這樣的人還遭到打壓。
很多人一開始覺得這寫的未免有點過了。
安然什麼性格,誰還不清楚?懟天懟地懟空氣,看誰不順眼就懟,有這麼高尚的情操?誰信呢!
“我覺得吧,這位電影協會的副主席大概是想多了,安然就是個隨心所欲的傢伙,沒那麼多花頭和想法!”
“我也覺得是,唱歌都能罵人,你說他對電影有這種摯愛,怎麼覺得不大現實呢!”
“這人是收了安然多少錢?”
“反正我是不大相信!”
有質疑聲,當然有反對聲。
這些聲音並不大,尤其是在幾大入口網站點贊之後。
沒過多久,官媒突然對這篇文章點贊!
這下就了不得了。
無數影評人冒出來,他們沒看過《127小時》,但是看過《172小時》啊。
官媒都點讚了,還不趕緊跟上。
這些人先衝過去給於妙思的文章點贊,然後把安然好一頓誇。
“從《172小時》就能看出安老師其實是個特別有想法的電影人,他幾乎以一己之力開創了小成本型別電影,而且很成功!”
“任何電影都不能只看表面,背後蘊含的意思很深沉,《172小時》中的人性體現的很真實,我相信《127小時》一樣在探討某些層面上的東西!”
“從一開始,我就發現安老師其實在探索夏洲電影走出去的另一種可能!”
“那些說安老師的電影很膚淺的人,你們真的看懂安老師的電影了嗎?”
職業影評人在網路上有很大的話語權。
這些人一發話,網上風向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援安然。
劉懷明那邊都沒搞明白怎麼回事。
他打了一圈電話,都沒人告訴他為什麼幾大網路媒體會把於妙思的文章置頂在首頁,更沒搞清楚為什麼官媒會點贊這篇文章。
很多人在看了影評之後,立刻又去網上看了一遍《172小時》!
現在《172小時》已經下線。
在拽音流媒體播放,還是收費的。
收費也不高,點選觀看需要3塊錢。
在經過影評人的分析之後,這些網友在看一遍電影,發現對電影的理解又深刻了一些。
然後很多人繼續發帖!
“剛才重溫《172小時》,發現裡面對人性的探討真的很深刻!”
“確實,一部電影,透過兩個人的表演,把人性刻畫的淋漓盡致,而且在探討問題的同時,又引人深思,我不得不說,安然是個鬼才!”
“真的,我覺得影視圈需要安然這種人,他的電影跟他的歌一樣,從來都不走尋常路,但又能深入人心!”
“好想看《127小時》啊!”
“瑪德,就算看不上《127小時》,老子也絕不看瀚海的電影!”
一時間網上的聲浪因為於妙思的文章又被掀起新的浪潮。
劉懷明差點沒瘋了。
好幾個院線都打電話過來,質問他什麼情況!
“老劉,你搞什麼飛機?那個安然不是是個歌星嗎?怎麼官媒都替他點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