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鬼?
一部紀錄片的歌這麼好聽?
趙瑩瑩剛想說話,她擺擺手示意先別說話。
仔細傾聽起來。
這是紀錄片的片頭曲,歌聲跟著畫面展開。
第一段聲音輕柔緩和,真摯深沉,配合畫面裡海外遊子的南腔北調的背景音,給人感覺很特別。
當進入第三小段時,整個歌曲旋律起伏,情緒高漲,酣暢淋漓的抒發感情。
等第四小段,感情進一步深化,隨著旋律發展,整個歌曲在高潮中結束。
整首歌結束,可陳菲兒腦海裡還回蕩著那激昂又深情的歌聲,裡面夾雜的情緒很複雜,但展現的明明白白。
思念,憂傷,不捨,自豪…
種種情緒交疊,又層次分明。
旁邊趙瑩瑩也驚訝,她是經紀人,但也懂音樂啊。
這歌已經不僅僅是好那麼簡單了,首先這是首金曲毋庸置疑。
更讓人眼紅的是,歌曲的意境非常高。
像是這種歌曲,寫出來的難度,不亞於創作十首金曲。
整首歌直抒胸臆,動人心魄,把一個壯闊的題材寫的自然而然,真情流露。
這紀錄片就算不火,歌都能火。
兩人也不說話了,直勾勾的看著紀錄片。
就等想看看最後是誰的作品。
寫歌這人簡直是神了。
可這一看之下,就看了進去。
這是紀錄片第一集,一開始就是一個人走在西洲某城的唐人街上。
隨意採訪者路人。
“大爺,你想過回去看看嗎?”
“那您在這想家嗎?”
“國內還有親人沒?”
一反常態的,並沒有進行一般紀錄片的說教,反而是很自然親近的走進人群中,記錄那些海外夏洲人最真實的一面。
那些對著鏡頭的海外遊子真情流露的時候,更看的人心緒難平。
陳菲兒眼眶紅紅的,這紀錄片導演是個人才。
一個紀錄片給人整的感動的想哭,也是沒誰了。
上來就先在人心臟上狠狠抓了一把,搞的人情緒不穩。
她沒想到接下來幾分鐘,才是讓她不能自已的地方。
攝製組的人去吃飯,招呼老闆放個歌。
那首歌就是片頭曲,《我的中國心的》。
聽著歌聲,看著畫面裡,一個個聚集在餐館外面的夏洲人,陳菲兒心裡彷彿被巨大的思念所擊中,居然形成一種感同身受的共情。
沒剪輯的畫外音,還有導演哽咽的聲音傳來:“別停,我們就是要記錄最珍貴的鏡頭……”
陳菲兒眼淚隨著移動的畫面,“譁”一下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