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海洋穩穩把控住了方向舵,這樣的衝擊力對他強悍的身體來說沒有任何影響!精神也高度集中,整個飛機的控制舵面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這是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已經在夢境模擬系統中做過很多遍了!
他不擔心飛機會散架!因為模擬下墜中他散過無數回,都是超速和異常舵面操作惹的禍,但現在,他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整個阿富汗降落法被他分成了兩段,第一段是2萬呎到一萬呎,正好卡在行動式導彈的射距之外。
這樣做有很多原因,一直從2萬呎俯衝到跑道是不現實的,真這麼做的話,重力的原因他就根本拉不起來,別說四臺引擎,就是再來四臺也沒用!
先從2萬呎俯衝到1萬呎,既能提前發現飛機各操縱舵面的靈敏度,又能讓龐立德熟悉這樣的刺激感覺,就為下一步最後的俯衝打好了基礎!
比如現在,龐立德雖然仍然很難受,但從第一次俯衝的60度攻角降到了現在的45度攻角,他受到的身體壓力大為減輕,已經可以操作飛機了!
兩段式阿富汗降落法是貝海洋的獨創!在第一段因為高度比較高,就可以俯衝的更厲害;第二段已經開始接近地面了,再60度攻角就是不長腦子!
第二段才是真正的阿富汗降落法,45度俯衝已經是極致!
眼看大地迎面撲來,彷彿再也拉不起來,但貝海洋知道這一切都是假象!
俯衝降落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克服人類固有感官的認知上!
飛機下墜加速,飛行員會被死死壓在飛行座椅上;而且加速度會把飛行員往上抬,飛行員會感覺到輕微的失重感,如果不是安全帶的束縛就會從座位上飄起來!
這種現象會給飛行員帶來感官上的錯覺,也就是軀體重力錯覺!
軀體重力錯覺是一種危險的空間迷向,當飛機速度上升,也沒有地平線作為參照物,眼前大地撲面而來,人體的內耳會因為重力產生向上抬的感覺,內耳的絨毛會向後彎曲,前庭系統受到強烈刺激,大腦會誤以為頭部已經抬起,雖然飛機還在下墜俯衝,但給飛行員的感覺卻彷彿已經拉昇有效!
這就是所謂的俯仰錯覺,也就是說飛機的機頭明明是向下,但飛行員卻會誤以為是向上……
這樣的錯覺就會最終導致飛行員拉昇失敗,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位置!
劇烈的機動中,人體給出的感覺有很多都是和真實情況相反的,這就需要飛行員用意志去克服,沒有千錘百煉你練不出這樣的本事!
但貝海洋做到了!
“放起落架!襟翼三,減速板30度……”
龐立德準確完成了他的動作,三盞綠燈亮起,說明起落架放下正常!在劇烈的俯衝中,依靠重力液壓的起落架能不能正常放下是一道檻!
老龐一連串的資料從口中報出,就為了幫助機長做最後的判斷,這個時候的貝海洋已經沒精力去看儀表盤了!
“速度260,高度030,俯仰負30,擾流板預位……”
“速度220,高度020,俯仰負20,自動剎車預位……”
“速度200,高度010,俯仰零度,開啟擾流板,反推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