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感覺一切就緒,呼吸也有點困難時,也就不再多想,飛船頭一壓,向大氣層中扎去!
實際上,他並不清楚真正飛船的降落方式到底是怎麼樣的?是和飛機一樣?還是和回收火箭一樣?
以他起飛的經歷來看,在強大精神控制下的充沛能量,完全可以做到一種可控速度的自由落體式降落;比如要回東海,那就直接在東海上空玩跳臺跳水!
但這是對於成熟的飛船機師來說,他的精神強度能不能勝任可控的自由落體,這是個未知數!
尤其是在他本身受到了精神衝擊震盪,而飛船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這種可能性就變得完全是在冒險。
所以,他寧可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像一架飛機那樣的滑行降落。
在他的操縱下,飛船開始反推降速;這是進入大氣層的必要準備,否則以他現在還有每秒八公里左右的速度,降不到地面,就會喜提一隻烤貓咪!
他沒有這方面的理論知識,不知道航天器如果要重返大氣層到底維持在什麼速度上比較合適?
按照他的理解,肯定在民航客機之上,也會在軍用戰鬥機的最大速度之下,這麼看來的話,大概三倍音速,1公里/秒就比較合適?
他進入太空太過倉促,完全就是被貝二爺拉進來的,各方面的準備都談不上,這對一次太空之旅來說就太不嚴肅!
現在,就是他付出代價的時候。
啟動反推,速度立竿見影的往下掉,不僅掉速度,還掉高度!
速度是貝海洋有意掉的,但高度卻是地球拉的;衛星之所以能在軌道上繞圈飛行,就是因為它用速度來抗拒地心引力,當速度下降時,唯一的結果就是往下栽,這不由貝海洋的意志為轉移!
這讓他有些手忙腳亂,速度和高度相輔相成,這對他來說是個低階失誤,還是經驗不夠鬧的。
高度迅速下降,就會更早的進入大氣層,要想維持不掉高度,他就只能在正推速度,互相矛盾!這樣的折騰會耽誤很多時間,讓他的呼吸更加困難……
這種情況下,一貫的冒險精神佔了上風,他乾脆加大了反推,讓水平速度降得更快,但自由落體速度卻不可控的驟升!
這樣一個奇怪的,倒栽蔥式的跟頭落進了大氣層,第一時間就被北米防空系統捕捉到!
米國在自己空域防空系統的打造上獨樹一幟,舍此之外沒有第二家,雖然9號機栽落的位置是在南米,但卻是在威內銳拉的上空,這裡距離北米防空圈已經很近了。
兩架戰備戰機迅速起飛,這是米國人的一股特點,跑到家門口的肉他們怎麼可能鬆口?
掉下來的是什麼,他們心裡很清楚;雖然並沒有參加這次的聯合行動,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對此一無所知,在毆國他們有的是秘密渠道。
保護菲洲上空的衛星群是個長期任務,這一次是毆盟和華國出手,下一次就輪到了米國和熊國,如此輪替,誰也別想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