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院律令有言,凡弟子絕爭,需向執法堂請出一份金書敕令,而後雙方以血畫印,才可開啟。
勝者,再以金書敕令,入執法堂,開啟大陣,取走敗者洞府中的一切。
這才是道院規定的“絕爭流程”。
顧遠所說的一切,皆有律可行。
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而這一切都在他的算計之中。
他心裡明白,自己和金丹上人並無因果,一旦被人知曉自己入門的真相,必然會引來諸多波折。
而因為洞府之爭,他又得罪了藍家,甚至可能惡了邱明山。
所以,他必須要找尋一份新的“靠山”。
這“靠山”,就是道院律令!
青峰道院乃是大派,大派和小派的不同就是,小派人治,大派法治。
青峰道院弟子上萬,院下有萬里大澤,上千島嶼,凡人無數,如此廣袤的地界,自然是需要一份“法度”的,否則,難以管理這般大派。
有了法度,就有了規矩,有規矩就可以利用,可以保證自己的發育。
若是一般小派,築基就是長老、宗主,一言一行都如同法旨,尋常煉氣弟子,根本毫無對抗之力。
但青峰道院不同,築基弟子不說數不勝數,也是常見的很,所以在道院之中,築基修士也受到道院律令的約束,不能肆意妄為。
這也是道院頒佈律令的原因。
院中築基甚多,世家林立,若是無嚴苛法度,豈不是可以隨意欺壓寒門弟子,長久這般下去,道院豈不是一潭死水,臭不可聞?
有了律令,雖不說能抹平世家和寒門的資源差距,但其起碼可以保證尋常弟子的安穩修行。
光這一點,就極為難得了。
火龍子之前羨慕顧遠能拜入青峰道院,“安穩”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點。
在這個世界,能有一個地方,安安穩穩的修行,已經殊為不易了。
魔星石窟中的光點,銀中帶金,不是沒有緣由的。
顧遠也正是知道這一點,這才心中不慌。
藍家雖然勢大,但還不能以雷霆之勢碾壓於他。
待他成長,此事還有計較。
今日,藍天麓突然而來,顧遠不僅心中不亂,反而見他一人而來,有所好奇,這才以“三法”刺激他。
果不其然,藍天麓按捺不住,直接動手,選擇絕爭之法。
而這也驗證了顧遠的想法。
“藍家可能並不知道四靈玉柱之事,亦或是,無法給藍天麓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