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晚秋,孤獨且寂寥。
孤獨的是天地,寂寥的是人心。
晚秋的風,瑟瑟地吹,吹得山竹真人的衣袍,獵獵作響。
絲絲碎髮在風中凌亂飄舞。
一步,又一步,山竹真人邁開沉重的腳步向著下山的路走去。
風越發的緊,越發的急,山竹真人的神情卻沒有絲毫變化。
面色堅毅如高山,雙眼目光如火炬,洞穿深淵與黑暗!
風再大,也無法阻擋山竹真人的腳步和向前邁進的決心,下山的臺階和當年上山的時候一樣長。
長得讓人不捨,長得讓人不安。
三十年前,同樣的一條路,山竹第一次走過,踏過,他什麼都不記得,只記得當時的自己,五臟廟空,肚子咕咕作響。
折磨他的是填不滿的飢餓感。
那一年,中州大亂,五國相爭。
戰火連綿,民不聊生。
一方小鎮,難逃戰爭的漩渦。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年幼的山竹還沒有被凍死,卻也離之不遠了。
昏暗潮溼的街角,野狗的尿騷,枯竭的牆草,充斥著腐朽骯髒的氣息。
年幼的山竹,身著破爛骯髒的碎布,髒亂的頭髮結成枯草。
無助而弱小的山竹,龜縮在牆角,手中緊緊抱著一根從垃圾堆裡翻出來的豬骨頭。
一隻惡犬正在瘋狂撕咬他的褲腳。
這是忘悲與山竹第一次相遇的地方。
忘悲道長將他從一隻餓犬的嘴中救出,而後給他吃上了人生第一個熱氣騰騰的饅頭。
那一刻,他像餓狼盯著獵物一樣,眼睛看著熱饅頭,發出了光。
忘悲道長憐惜和藹的目光望著山竹,旋即伸了伸寬大的袖袍,將饅頭遞到山竹的面前,沒有任何言語,也不需要任何言語。
世間的善,用心就可以感受。
如太陽般溫暖,一抹陽光射進山竹的心扉,洞若天晴,柔風化雨。
山竹愣愣地看著熱氣騰騰的饅頭,還有忘悲道長袖袍上繡著的一隻淡黃羽翼的雲鶴。
這隻雲鶴帶著山竹乾枯的心靈再一次走出牆角,走出陰暗,重見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