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仙道勢力瓜分了飛靈海域後,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發展了。
如今的飛靈海域人煙稀少,甚至可以說幾近於無。
由此也得以窺見,當初魔道修士滅殺的凡人之多。
凡人是修仙界的根基,只有有了數量龐大的凡人群體,才能源源不斷的為修仙界輸送具備修仙資質的人。
所以想要飛靈海域的仙道再次昌盛,首先就要解決海域內缺少凡人的事。
當然,不同勢力考慮的問題也不同,有的勢力只想從飛靈海域獲得修煉資源,比如礦脈、靈石、靈材等。
這類資源就在那裡,不需要發展,只需要派人開採與砍伐罷了,因而這部分勢力並不注重發展在飛靈海域的地盤,或者說不重視發展在飛靈海域的地盤。
只能說這類勢力的高層目光短淺了些,礦脈也好,靈石也罷,終究是短時間的利益,發現了就有,沒發現開採完了,那就沒有了。
而那些目光長遠的仙道勢力高層,在重視發掘地盤內的修煉資源時,更加註重對控制海域的發展。
前者是短時間的利益,後者才是長久的利益來源。
例如淩氏家族凌有道的計劃,靠著金蟾島上濃郁的靈氣,開闢大量修煉的洞府,供來往修士閉關修煉使用,從而收取一定靈石,甚至可以將金蟾島建設成一處大量修士聚集的坊市,獲得更多的利益。
但這就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飛靈海域內要有大量修士,否則淩氏不論是如何建設金蟾島,也都是白費功夫,因為沒多少修士會不遠萬里,甚至數萬裡來此租借洞府修煉,便迫使淩氏要恢復飛靈海域的凡人群體。
這是例舉的一個小小的例子,仔細看淩氏家族對在飛靈海域地盤的未來規劃,就會發現,絕大部分規劃都離不開大量修士,近而離不開數量龐大的凡人。
既然淩氏與蒼龍門、天音宗、丹心閣結盟了,那麼四個勢力地盤就要整合到一起發展。
為此,凌有道還和裴元景三人聚在一起,就後續如何發展的問題討論了好幾天,才敲定了發展的基調。
不著急使用地盤內的修煉資源,因為開採和砍伐,甚至是採摘這些修煉資源,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但如今四個勢力才經歷魔亂不久,損失慘重,到處都需要人,沒必要將緊缺的人手派到此地開採修煉資源。
反正這些修煉資源就在自己的地盤上,又跑不了,只是推遲開採使用罷了。
立即著手向飛靈海域移民,初步規劃移民就接近一億。
當然,並不是一口氣就將這近億的凡人轉移到飛靈海域,而是分作十年完成,每年完成一千萬凡人的遷移與安置工作。
跟移民同時進行的還有頒佈優惠政策,吸引周邊海域的散修來飛靈海域發展,好讓飛靈海域修仙界有一定基礎。
如此後續才好發展,畢竟後續的發展需要用到大量修士,就近招募總比從別的地方招募來的方便。
為此,凌有道提出了一個優惠政策,那就是開放金蟾島,供散修在島上免費閉關修煉,為期三十年,三十年之後,才會收取一定報酬。
金蟾島可是中型勢力的駐地,島上的靈氣濃度可見一斑,必能吸引來大批風雨飄搖的散修。
裴元景也補充了一條優惠政策,那就是但凡築基期的散修來到飛靈海域,就將獲得一座靈島。
他的這個優惠政策對築基期修士有很強的吸引力,凌有道覺著可以,不過他還是在這條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條條框框。
例如,靈島上已發現和未發現的礦脈仍歸管理該海域的中型勢力,不歸築基期散修。
畢竟誰也不知道靈島地底下是否埋藏著礦脈,礦脈價值又如何,避免以後發現了,築基期散修佔為己有,提前打個預防針。
說白了,除了礦脈以外,築基期散修擁有靈島上的一切,既可以租出去,也可以賣出去,甚至是建立勢力,都將得到允許與保護。
期限為築基期散修活著的期間,築基散修坐化時,可以指定將靈島轉交給某個築基期修士,同樣會得到允許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