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二人在車內交談的聲音壓得很低。
梁蕭問道:“爺爺您認為,朝廷有沒有可能讓劍族歸心?”
沐定國道:“那得看你的努力了,這個族群的觀念難以揣度,而且他們分了幾個不同的派系,每個派系能人輩出。你師父應該也告訴過你公孫家的來歷,興許你比老夫都瞭解劍族呢。”
梁蕭會意,也不再問。
劍族自有一套與人打交道的獨特方式。
武朝時代就出現過詭異的一幕,起義軍領袖和負責平叛的元帥,皆出身劍族。
幾輛馬車停在了軍營外,並沒有駛入軍營,爺孫倆帶著梁蕭進門之後,也沒有大張旗鼓,只是安安靜靜乘坐軍營內專用的戰車,去了中軍大帳。
這讓梁蕭頗為喜悅。
這說明沐定國治軍確實嚴謹。
中軍大帳裡,沐定國坐在主位,對面坐的是梁蕭,沐凌霄與眾將分坐兩側。
在沐凌霄的介紹下,眾將一一向梁蕭抱拳問候。
梁蕭也抱拳回應,但看得真切。
這群將領眼裡更多的是疑惑和擔憂。
眾人坐定之後,沐定國發話了。
“梁蕭身為蘭陵侯之後,受封燕州太守,持天子令劍,掌燕州軍政,也有意為朝廷鞏固國防。”
“眼下,他得陛下分配上萬好馬,認為組建騎兵迫在眉睫……梁蕭,你認為,要多少騎兵才夠你排程?”
梁蕭道:“元帥,算上已有的梁家軍,至少還需要五千騎兵,當然,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眾將一愣,開始交頭接耳。
“給他五千人太多了吧?”
“他不是文官麼,大周總共才多少騎兵,一下給他這麼多……”
梁蕭聽著眾將的議論,並無不悅。
這群老將幾乎都是從底層一路晉升上來的,有如此擔憂也合情合理。
沐定國解釋道:“燕州現在軍糧充足,分配一部分騎兵過去,也能減少薊縣這邊的軍糧壓力。直接讓燕州運糧過來,後勤隊在途中總歸要消耗的。”
“元帥,這點糧草薊縣也不是供應不上,不能因小失大!”一名將軍義正詞嚴道。
沐定國道:“梁蕭他深得諸葛丞相賞識,包括練兵之道。梁家軍訓練有素,如今已經是國內頂尖的精銳,給他分配一支騎兵倒也不是不行。”
“元帥,梁家軍本就是朝廷以精銳標準供養的,不成精兵才是問題……”一名將軍一臉鬱悶。
沐定國終於面露不悅,道:“現在分配給他騎兵是當務之急,本帥召集你們來討論,是討論騎兵數量問題,而不是討論他能不能行!再說了,那些西域好馬整體質量遠勝軍中戰馬,如今都歸他分配,本帥也希望老兵們可以佔佔先!”
眾將仍不放心,紛紛詢問。
“蘭陵侯,你作為文官,真有信心指揮排程這麼多騎兵麼?騎兵可不是簡單的步兵!”
“蘭陵侯,一名騎兵的價值,已經超過五名步兵,若是貿然出擊,損失慘重,甚至全軍覆沒,後果不堪設想啊!”
眾將你一言我一語,怎麼也不肯相信,十八歲的梁蕭能帶好幾千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