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如山倒,大軍潰敗根本就無法收拾,更何況樂乘已死。
蒙驁眼見趙軍已經潰不成軍,下令全軍出擊,三十萬大軍更是掩殺過來。
廉頗不忍曾經的麾下慘遭殺戮,登高狂呼:“想活命的聚到我身邊來。”
但是在此亂軍之中,又有幾人能聽到廉頗的呼喊?
趙軍一瀉千里,秦軍乘勝追擊,方圓百里皆成了戰場。
駐守邯鄲的李牧聽聞前線潰敗,樂乘被殺,大驚失色。
李牧萬萬沒有料到樂乘帶領的二十五萬趙軍竟然剛跟秦軍接戰就被打得潰不成軍,在他的預料中,他認為樂乘雖然會敗,但是最少也能堅持個三五個月的時間,到時樂乘必定要退回邯鄲,他還準備要趁機羞辱樂乘一番的。
可是,二十五萬趙軍竟然連一天都沒有堅持下來就潰敗了,是樂乘無能,還是秦軍太強悍了?
李牧大開城門收攏前線敗軍,可是隻收斂了一兩萬人,秦軍鐵蹄已經兵臨城下,李牧只得狠心命令以土石封死城門,據城死守。
蒙驁根本沒有理會李牧的意思,只留下廉頗一支軍隊圍困邯鄲,其餘大軍繞城而過直撲薊城。
龜縮薊城的趙悼襄王哪料到秦軍攻勢如斯,樂乘大軍被擊潰的訊息剛剛傳到薊城,王翦的鐵騎馬上就已經攻打到了薊城城下。
思酌再三,悼襄王遣使與兵臨城下的蒙驁談和,願意獻出和氏璧。
蒙驁不允,揮兵攻城。
月中,薊城西門破,秦軍衝進城中,龐煖戰死。
悼襄王棄城逃往襄平,被太子丹設計殺死,太子丹攜悼襄王首級向追擊而來的王翦求降。
趙國亡。
李牧困守邯鄲,廉頗圍而不攻,每日至城門下邀請李牧對話,李牧均拒絕對話。
月末,廉頗飛箭傳書李牧,言趙國已亡,悼襄王被太子丹所殺,勸說李牧開啟城門歸順秦國。
李牧自然不信,廉頗下令圍城之軍讓開一條通道,准許李牧派人前往漁陽探聽。
李牧派李天領二十斥候出北門,秦軍果然沒有阻攔。
十天後,李天及二十斥候相繼返回,證實趙國已亡,整個趙國僅剩下李牧這一支軍隊還在據城死守。
李牧跪地仰天嚎啕大哭,七萬守軍無不落淚。
次日,李牧開啟城門,手捧印綬向廉頗投降。
一對老搭檔相視落淚,卻無語言表。
楚王熊完和春申君黃歇直到此時才聽到趙國滅亡的訊息,兩個人嚇得同時跳了起來。
僅僅一個月多的時間,趙國竟然就亡了,是秦國太強大了,還是趙國太羸弱了?
熊完和春申君驚魂未定,這時,他們又接到了另一個讓他們更加震驚的訊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