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兵不厭詐
朝庭有使者到來,帶來傀儡皇命,封關靈為桂洲郡守,一品大疆官員,追加徵東大將軍,其它路大軍約定時日共同領兵討伐黃巾反賊。關靈只
接聖旨卻未應答,只是把來使安排到驛站。眾將和文官共商對策。文官的主要態度自然是要欣然接受,如此一來便名正言順了。武將則不然,主
要意見是,無論朝庭封或不封,此郡都實際控制在關靈將軍手中,若此次授命,下次再有傳令,授是不授?雙方爭論不休。總之現在表明接受或
不接受朝庭指令都各有利弊。關靈先跳過受不受封這事,接著討論討伐或不討伐的問題。眾人皆表態正是大好時機,幾路大軍共同進軍,必可輕
易拿下黃巾軍。關靈見蘇七一直閉目不言,知道這位老大肯定又想把話留到最後說了。於是示意,該你老發話了。
蘇七自然在等有遠見之人發表更深遠之見解,這樣自己就不用出頭了,無奈此地缺乏軍事大才,自己只得勉為其難了。蘇七使了個眼色,關
靈便知不想太多人知,於是宣佈改日再議。旁下無人,蘇七道:共同進軍當然能滅掉黃巾大軍。然而之後呢? 先不論損耗,我軍在諸勢力中是最
弱的一支。滅了黃巾勢力,我們就要真正面對其它諸候了,目前形勢不利也,除非我們能以最小的代價又能獲取最大的利益,否則,不宜大動幹
戈。如我所料不差,不久後必有黃巾軍來人求和,到時候我們只管答應他們,再趁機索要一批物資。這樣既得小利又可麻痺對手,只等黃巾軍調
動防守我們的力量北上,我們再撕毀盟約舉兵入侵。關靈連稱此計甚妙。至於朝庭來使,那就先拖著他們,避而不見。
一個月後,黃巾軍果然有來使,透過老熟人董明得以求見關靈。來意當然是來求取盟約。關靈自然索要一番好處,雙方討價還價數日後終於
簽訂了秘密同盟。得到了好處後,關靈趕走了朝庭來使,當眾表明了與朝庭訣裂的態度。然後就是一邊練兵發展,一邊等待局勢出現大的變化了
。關靈己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情報系統,時刻監測著各地的動態走向。
又過一個月,各路大軍開始圍剿黃巾軍,吳勝從東浙兩州各派十五萬大軍南下,青州張洪十八萬大軍,衛洲李廣十六萬大軍,中洲借道衛洲
,八萬大軍,共五路大軍參與了對黃巾軍的進攻。共六十四萬大軍浩浩蕩蕩殺來。早就收到情報的黃巾大軍派出六十萬大軍從各路堵截。雖然與
桂州結盟,但黃巾軍還是屯兵七萬守著西線。在黃巾軍受攻的時候,桂州按照約定向衛州發起了進攻,牽制最對方一部分的兵力。按照情報,桂
州還不停從各地調兵集結到桂北,這架勢是要大舉入侵的節奏。其實這只是關靈故布的迷陣,雖然的確有近兩萬的兵力集結於桂北,但都是新兵
殘弱老兵為主。並沒有很強的戰鬥力。白天少量的兵調往北方, 晚上卻是有大量的兵調往東方。每座城鎮的兵員頻繁進進出出,別說那些不敢近
觀的探子,就是下面的小官兵都快被轉暈了。對內的宣揚則是行軍訓練,畢竟這也是軍隊訓練的常規專案,大家也不生疑。所以真正知道大部隊
所在的,只有少數幾個高階將領。這也是出自蘇七之手,當然,他也是偷學古代兵法的計策之一。
被迷惑的情報人員發回了錯誤的資訊,綜合之後,黃巾軍判斷桂州軍主力己經北調,於是放心大膽的北上增援北線主要戰場。潛伏在桂東六
萬關靈軍主力並不急於進攻,而是繼續等待最後時機。與此同時,暗中切斷了黃巾軍的情報線,讓其無法傳遞訊息。黃巾軍與各路大軍激烈交戰
的訊息傳來後,關靈認為時機差不多了。大軍突然全面進攻,黃巾軍兵力空虛,沒多久就被攻破。關靈大軍並不停頓,繼續深入黃巾軍腹地,除
了邊境幾乎沒有多少軍力守護城池,所以眾城幾乎都沒有受到抵抗就輕鬆拿下。守軍不是投降就是逃跑,無心迎戰。短短兩個月,廣州一郡之地
就輕鬆收入關靈囊中。
眾將商議之後定下了戰略方針,範同領3萬大軍扼守廣州郡與湖州郡之邊界要城要塞,主要策略是死守不攻。戴高領五千大軍居中鎮守,做預
備役,隨時支援東北兩條戰線,關靈率其它部隊繼續向南州進軍。其它各鎮的守兵非常少也就100200人,可以說得上幾乎不設防。主要防止黃巾
軍殘兵反撲。
關靈軍兩萬餘人遇到了來自南州的大軍,號稱天蓬元帥的黃大寶,此人為黃大仙同胞兄弟,據說也懂仙術。他麾下有兩萬兵馬,也是黃巾軍
百裡挑一的精銳部隊,兩強相遇勇者勝。兩軍於落日坡大戰數日,算是平分秋色,雙方各退十里安營紮寨。這一仗關靈終於見到蘇七揮舞流星大
鐵錘的英姿了。此戰蘇七錘殺敵軍不下千人。後來黃大寶使出法術,關靈大軍才不得不退走。所謂法術,就是毒氣攻擊,黃巾軍順風放出一種硫
化毒氣,蘇七雖然知道其原理,但由於風勢原因,也無法破除。只得暫時退卻。雙方主力從未遇過如此強敵,各自情緒低迷。黃大寶軍師獻策:
敵軍之所以強悍,乃靠一人之神威也,天蓬無帥何不再施法術將這個所謂牛角山戰神除去,到那時關靈軍軍心不穩,我軍再趁勢殺出,必可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