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仔,表情放輕鬆點,你和她雖然還是好朋友,但你已經不愛他了。”張國榕拿著大喇叭,正在對著片場中央的男主角講戲。
是的,這部由張國榕自身經歷改編的《玻璃之情》的男主角正是港島男演員最後的希望·張智霖。
這還是他親自上門去請來的。
張智霖當年出道的時候,是被張國榕提攜幫助過的,所以在曾經的“恩主”找上門邀請他出演電影后,他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
只不過在看到劇本後,做了快三十年演員,自認為已經對演戲能輕鬆應付的張智霖,還是感覺到份外棘手。
沒辦法,雖然這輩子演過很多的影視作品了,但張智霖一直都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演員,他很擅長詮釋異性之間的感情,但反過來,那就真的是一點經驗都沒有了。
更別說他最近這些年也不怎麼演感情線比較多的角色了,反而轉型演的都是警匪片,比如《掃黑行動》《暗殺風暴》《反貪風暴》之類的。
許久不演這種情感大戲的張智霖在《玻璃之情》劇組更加不適宜了。
而和他對戲的另外兩位主演,也就是女主角和男二號,則是港島影視圈大名鼎鼎的胡杏兒和黃宗澤。
嗯,這兩位還是曾經的情侶來著,結果這次要在同一部電影裡搶男人了,也是有意思。
不過這倒不是張國榕有什麼惡趣味,主要是當時間來到2019年,港島的電影圈真的已經衰弱到極點了,80、90後幾乎找不到一個演技夠得上的優秀演員了。
張國榕只能在70後的演員裡找適合的,最終也就只能挑出胡杏兒和黃宗澤了,這是最優的選擇了。
至於找內地的演員來演?
這部電影的背景是在港島,張國榕還是希望能找一批港島自己的演員來演,畢竟他的身份始終都是港島出身的演員、導演,也希望這部圓夢之作能夠以港片的身份衝獎。
他阻擋不了港片的死亡,但至少希望自己的電影能夠成為給港片這個墳墓最後的墓碑。
不過想要做好這塊墓碑,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至少《玻璃之情》的拍攝,遠不如《李小龍》順利,那叫一個磕磕絆絆。
幾乎每一場戲,張國榕都需要親自指導,有的時候還得他演一遍,然後讓男主角學一遍。
沒辦法,張國榕當年是真有演這種型別電影經驗的,他的那部《春光乍洩》至今仍然是世界影史的經典作品,被歐洲人奉為圭臬呢。
就是他的導演風格和墨鏡王完全不同,才不會故弄玄虛的讓演員自己去猜怎麼演,純靠感覺決定。
“哎,真懷念當初吳導給我親自指導的時光啊。”拍攝間隙,坐在導演椅上休息的張國榕,思維渙散的想到了當年他執導第一部電影時,吳淵跑到青島去親自給他做監製的時光。
“要是有吳導在,這部電影拍起來肯定會輕鬆很多吧。”
不過,這個念頭只是短暫的在張國榕腦海中閃過,然後就被他重新壓下了。
這可是他要衝獎的電影,怎麼能讓其他人幫忙呢,這樣就算能拿到獎也勝之不武啊!
“好了,大家休息的差不多了,繼續拍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