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抱歉,親愛的Daniel導演,英國的狗仔實在是太愛製造新聞了。”
“我已經在澄清了,但似乎這個假新聞已經傳到北美了,我不會被凱文·費奇先生開除吧?”
聽著電話那頭慌張的道歉聲,吳淵無奈的揉了揉鼻根:“湯姆,淡定。”
“這不是什麼大事情,這種假新聞沒人會介意的,甚至也並不算是一件壞事。”
“總之,你就把心放回肚子裡去吧。”
在電話裡安慰了半天后,吳淵才疲憊的結束通話了電話。
湯姆·赫蘭德這個小夥子,真的太敏感了,性格也真的和蜘蛛俠很像,或者說就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十七八歲青澀小夥。
在他來探班的訊息被英國狗仔炮製成了“蜘蛛俠加入《奇異博士》拍攝”的新聞後,湯姆·赫蘭德就有些急了,連忙打電話來道歉。
或許在他看來,這對漫威電影的拍攝算是一個負面新聞吧,畢竟他並沒有在《奇異博士》裡出演,他也怕到時候信了這個假訊息的影迷們失望。
唔,只能說小夥子還是太純真了。
這種太陽報狗仔編造出來的新聞,不但漫威迷們信的不多,漫威這邊的幾位掌門人也根本不介意的。
就算沒有太陽報在這炮製假訊息,一肚子壞水的凱文·費奇(漫威總裁)也會故意安排一些爆料人,爆料一些真真假假的訊息。
這是漫威的老套路了,自從《鋼鐵俠》火了之後,凱文·費奇就攥養了一批“爆料人”,這些爆料人們總會在漫威新片籌備到拍攝階段,各種在網路上透露所謂的內幕訊息。
比如《美國隊長》的立項,最早就先是一個爆料人先在網路上捅出訊息的。
復聯2的訊息,也在網路上傳的沸沸揚揚。
在網際網路上,這些爆料人都是自稱訊息來源於自己的朋友,又或者來自於在漫威的線人之類的理由。
但實際上,他們的爆料都是漫威授意的罷了。
一方面是方便給這些新立項電影炒熱度,通常一部漫威的新電影,從內部立項開始,就會往外放爆料人訊息了,十天半個月就來一次爆料,在網路上為這部新片造勢,順帶著吸引目光,引發討論。
而另一方面,這麼做也有點“市場前瞻”的意思。
舉個例子,《奇異博士》要將古一這個華裔男性角色改成凱爾特白人女性,但漫威方面又怕影迷和漫畫迷們不太能接受,那就會授意所謂的爆料人將這個訊息暴光出去,看看反饋。
如果影迷、漫畫迷們對這個訊息強烈抵制,認為這是一步臭棋,是個愚蠢的決定,支持者很少的話,那漫威就有可能取消這個改動,然後站出來公開解釋澄清這個“爆料”是假訊息,他們並沒有決定這麼做。
這樣鍋就可以甩給“爆料人”了,且有迴轉的空間。
不然要是漫威自己公佈這個訊息,然後粉絲影迷不滿,他們自己再收回決定,就有些打臉的意思了,也不夠體面。
中間多加了一層“爆料人”後,一切都有了迴旋的餘地,這無疑是非常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