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忘啊!”吳淵咬著牙說道:“這輩子我就只被吳白鴿打壓欺負過,怎麼能忘記。”
“他那部《赤壁》也確實是爛的很啊,在本來就不多的華語古裝戰爭片中,更是爛的顯眼。”
“一想到以後的年輕人想要看華語古裝戰爭片時,就只能看到《赤壁》之流,我就心痛啊。”
“三國被吳白鴿玩爛了,我來整個《虎牢關之戰》也可以的。”
“李世民僅用3500名玄甲精兵為前鋒增援虎牢關,結果大破竇建德十餘萬眾,如此英雄之戰,名氣居然比赤壁之戰小那麼多,簡直說不過去嘛!”
“奠定了大唐版圖,為李世民贏來天策上將官職的虎牢關之戰,怎麼也比只奠定了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戰強吧?”
“就是可惜《三國演義》太出名了,才讓赤壁之戰廣為人知罷了。”
“得了吧。”劉一菲沒好氣的拍了下吳淵的後輩,她是不太懂什麼赤壁之戰、天策上將的,你不能指望一個在美國讀初高中且回國接受藝術學院教育的海歸能對華夏曆史有多瞭解的。
但她知道另一件事。
“你現在手頭的工作已經夠忙了,後面還有其他電影等著你,還想著拍戰爭片?”
“你是真記吃不記打啊,是誰前幾天還在和我抱怨工作太多,休息不了,累得不行的?”
本來還興致勃勃的吳淵,嘴角一癟,長嘆了一口氣:“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啊。”
“我想要拍的電影很多,但工作是真的安排不過來。”
劉一菲這麼一說,吳淵就想起了他更早就想要拍的《李小龍》了,這部電影至今都還沒提上日程呢,更別說又想拍其他新電影了。
“算了,也就只能隨便想想了。”吳淵搖了搖頭,把腦袋清空,拿起對講機便喊道:“都休息的差不多了吧,再來一條!”
“大家準備!”
2015年1月初,在經歷了70天的拍攝後,《乘風》終於順利在京城殺青。
還是老樣子,在拍了一張全員到齊的殺青照,又吃了一頓殺青宴之後,劇組原地解散,該去上學的上學,該去其他劇組的去其他劇組。
吳淵也帶著《乘風》的所有素材,回到了光影時代總部,這裡已經有提前準備好的剪輯師在等著他了。
作為大導演的吳淵,現在已經不再怎麼親自剪片子了,更多隻是將自己想要的成片效果告訴剪輯師,然後讓他們去剪,剪好之後吳淵再最後把關,不滿意的地方重新修改,直到修改出他滿意的版本,然後就可以送審了。
這樣的後期剪輯方式,無疑是比吳淵當年親力親為輕鬆很多的,只是這種行為一般只能放在商業片中,如果是拍文藝片的話,吳淵還是傾向於自己剪的。
畢竟文藝片裡有的時候一個鏡頭就會蘊含很多感情和深意,有的鏡頭也是他刻意拍攝的,在“藝術審美”不高的眼裡,這個鏡頭可能只是普通的空鏡頭或者對焦錯的鏡頭,但結合前後劇情,卻有可能是神來之筆。
這隻有創作者自己最清楚。
好在,《乘風》只是一部商業片罷了,雖然是獻禮電影,所以吳淵很放心的交給了剪輯師。
而他自己,則終於迎來了短暫的休息時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