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號,晴。
東京。
最近一週在日本聲名鵲起,知名度非常高的華夏電影《赤壁·上》和《地心引力》,在東京四百多家電影院正式開畫公映。
難得的,今年冷清了一年的東京電影市場,開始火熱了起來,各大電影院裡都排起了長隊,東京市內以及從周邊市縣趕來的觀眾影迷們,紛紛揮舞著手上的鈔票,購買臨近場次的電影票。
其中,購買《赤壁·上》電影票的觀眾佔據了三分之二,購買《地心引力》電影票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比起在日本觀眾眼裡普通的太空科幻片,三國題材的《赤壁·上》,確實是更加討好觀眾。
至少開畫當日,選擇觀看《赤壁·上》的影迷更加多。
這也讓吳白鴿很是振奮,找回了幾分面子。
日本市場一向被看做是吳淵的大票倉,兩岸三地的導演裡,就沒一個像吳淵這樣,在日本有龐大票房號召力的。
但現在這個“壟斷”似乎要被吳白鴿給打破了。
憑藉著三國+金成武這兩個讓日本影迷很感興趣的點,《赤壁·上》開畫就引發了觀影熱潮。
網際網路上,第一時間看完這部電影的平成男兒們,也在大肆評價這部電影。
總的來說,雖然內地觀眾對吳白鴿在《赤壁》中的魔改劇情不是很滿意,但日本觀眾們還是挺能接受的。
就連讓林志玲演的小喬當主角,他們也沒啥意見。
本來小喬就是在日本都很知名的三國美女嘛,故事以她和周瑜為中心展開,也沒什麼關係嘛。
至於被內地觀眾群嘲的那句“萌萌,站起來”,因為重新配音了的原因,再加上“萌萌”這個詞翻譯成日語後就失去那味道了,倒是也沒在日本影迷群體中引發什麼吐槽。
這就使得《赤壁·上》開畫三天,在日本的口碑以及票房表現都很不錯,三日累計票房就破了10億日元,獲得了日本影迷不少追捧。
相比較之下,《地心引力》在日本的票房成績就比較平淡了,三日票房成績只有4億日元,雖然也呈現出了上漲的趨勢,但這種硬科幻電影,在日本確實是沒有一片好土壤。
日本影迷向來對“科幻”題材不太感興趣,不管是曾經全球火爆的《星球大戰》《星際迷航》,還是後來超現實軟科幻的漫威系列電影,在日本票房市場都折戟多次,幹不過本土小清新電影。
吳淵自然是也沒辦法靠一己之力,扭轉日本影迷們的喜好。
不過《地心引力》的日本口碑和評分,還是非常高的,在日本影評網站上,開分就達到了8.5分,並且還在上漲。
要論劇情深度,思想深度,《地心引力》比《赤壁·上》不知道高了幾個維度,哪怕是再刁鑽的影評人,也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的優秀。
雖然在票房上比《赤壁·上》差了一些,但在口碑評分上,《地心引力》卻比《赤壁·上》高,也算是扳回一城。
不過真正讓吳淵得意的,還得是兩部電影同期上映後,《地心引力》從《赤壁·上》身上搶來的市場份額。
以目前的票房走勢來看,《赤壁·上》在日本的票房預測,也就在40億日元上下,比原時空的50億少了10億日元。
而《地心引力》的日本票房預測,則在25億日元上下,這個數字不算多,至少和《你的名字》那一百多億的票房相比,差距十分龐大,但折算成人民幣,也有1.5億了,光影時代能到手個四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