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五百二十章劉軍浩學口技——
第五百二十章劉軍浩學口技
還沒到『門』口梁必發家的黃斑皮就狂叫起文字閱讀新體驗"
“梁老爺子,在家嗎?”劉軍浩害怕挨狗咬,忙扯著嗓子大叫到。
“誰呀?”聽到有人呼喚,梁必發應聲出『門』,“劉軍浩,你咋來了,趕緊進屋?”
這老爺子一看是熟人,慌忙請他進來。前年梁必發去劉軍浩那裡求了幾次太歲水,效果出奇的好。他在村裡宣傳幾次,結果不少人聽說後也去劉家溝『弄』太歲水,而且大部分開口說是梁必發介紹的。老爺子後悔不已,生怕給人家惹什麼麻煩。
不過劉軍浩卻沒有在意,基本是有求必應。
事實上劉軍浩現在相當鬱悶,他家那平淡無奇的太歲水經過眾口相傳,越來越神化,現在被不少鄉村老人稱之為“神水”了,隔三差五就有人來求。
而且這股風越刮越烈,不少遊客聽說後都拿著酒瓶來。甚至張媽前段時間回城時也帶了幾瓶,說是老姐妹們央求的。
對待這個結果,他們兩口子很鬱悶,但是沒有辦法。每次送人家走的時候都要特意叮囑,有病還是要看醫生,別對太歲水報太大希望。
其實太歲水到底有多大的效果,劉軍浩也整不太明白。為這個他特意上網查過資料,網上有人把它說的玄乎其玄,有人卻說它一文不值,到現在沒有個明確答案。
不過他認為這東西應該有一定效果,主要是他家泡太歲的水全部來自石鎖空間。
“啊,老爺子,你這是做滾籠呢,想抓蘇子鳥?”劉軍浩到院中坐下,隨口問道。他扭頭看不遠處放著一大堆細竹籤,旁邊還有個半成品籠子,立刻明白是做什麼。
這主要是他對滾籠『門』清,小時候常看爺爺做。
蘇子鳥和麻雀一樣,早些年在劉家溝很常見。每到秋冬季節,成群成群的蘇子鳥就會在灌木叢、田間、麥場邊遊『蕩』。這東西很喜歡吃蘇子,因此被大青山人取名蘇子鳥。
它們體態比麻雀略小,卻遠沒有麻雀那麼『精』明,給人一種傻乎乎的感覺。吃起食物非常投入,很多時候人到了跟前它也不愛飛。可以這麼說,蘇子鳥的智商只比冒失鳥略高,因此捉起來很簡單,用蘇子和穀穗做『誘』餌就行。
小時候每到下雪,劉軍浩就會將滾籠掛在自家院中的大樹上,當然裡邊要放一隻引鳥。只要這引鳥開叫,立刻能引來一大群蘇子鳥,黑壓壓在楊樹上落一大片。
看到時機成熟此刻,劉老頭會從屋內拿出兔子槍裝鋼子填炸『藥』,然後對著楊樹開槍。根本不用瞄準,這種槍一打一大片。幾乎沒有空槍的時候,最多的一槍能打三十多隻。
當然更多時候是靠滾籠捉鳥,劉老頭做的滾籠很巧妙,引鳥放在中間,兩邊裝設有滾踏。滾踏是用竹籤排列而成,上邊掛有一串穀穗。蘇子鳥只要落下來吃『誘』餌,就會踩動滾踏,隨即被翻滾進籠內。
滾踏一端還墜有瓦片,好像蹺蹺板一樣,蘇子鳥捕獲,滾踏立刻復原,等待下一隻上鉤。
引鳥叫聲越響亮,聞聲而來的蘇子鳥越多,有時半天工夫也可以捉到幾十只。
蘇子鳥『性』情溫和,很容易養活。不過這東西有點怪,養的時間長了公鳥『胸』前的亮紅『色』會慢慢變淺,最後完全成綠『色』。
這都是十幾年前的事兒,長大後劉軍浩根本沒有閒心『弄』這東西。今天看梁必發做,分外覺得新鮮。
“你也知道這東西呀,不過我不是捉蘇子鳥,而是靠它逮紅脖鳥。”
“紅脖鳥,這鳥可難捉呀。”劉軍浩有些驚訝的叫道。紅脖鳥和白頭小有些像,脖子下邊有塊指甲蓋大小的紅斑,非常鮮『豔』。這鳥和蘇子鳥不同,相當『精』明。想捉它們的人很多,但是成功的很少。
“不怕,我有絕活”梁必發說完,跟著舌頭曲捲,竟然模仿起紅脖鳥的叫聲來。
那聲音惟妙惟肖,如果劉軍浩不是親眼所見,幾乎認為自己對面停著一隻紅脖鳥在歡叫。
“怎麼樣?”連叫幾聲,梁必發得意的停下。
“絕了”劉軍浩伸出拇指讚歎。
靠山吃山,大青山有絕活的山民很多,沒有想到梁必發也是其中一員。這種用聲音『誘』鳥的方法劉軍浩聽說過,但還是第一次親眼目睹。
“你想不想學?”這老爺子又開口問道。
“我……行嗎?”劉軍浩有些心動。他倒不一定要去捉鳥,關鍵是可以多學一『門』技術,而且這技術還給人種很酷的感覺。
“有什麼不行的,只要功夫下到,絕對可以。”梁必發說完又撮起嘴『唇』,口中變換成別的鳥叫聲:“啾啾,啾啾……”
這是麻雀叫,彷彿是心有感應。不遠處的幾隻麻雀也發出了“啾啾”的聲音,和老爺子的口技互相呼應。
“老爺子,沒有想到你還有這本事。”劉軍浩再次讚歎。
“沒啥,熟能生巧罷了。”梁必發揮揮手,口中又變成喜鵲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