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寶貝?”說話之間赤兔已經趕到地點。劉軍浩自然不相信他的鬼話,劉家溝這片地以前就是窮鄉僻壤,哪裡會有什麼寶貝。
“不信,你過來看看。”劉老三說著讓開一點縫隙,只見河灘上被挖了一個大坑,旁邊還有一塊木盆大小的厚青石板,石板上邊寫著幾個模糊不起的字跡,看著應該是繁體字。
“認得這是啥字不?”老牛頭也湊過來問道。這地方是他最早現的,晌午沒事,老牛頭早早的趕著自家那七八隻羊到河灘上放,結果沒一會兒驚起了一隻兔子。
他抱著撿便宜的心思,拎著羊鞭追趕,未曾想兔子沒抓到,反而被什麼東西絆了一腳。
老牛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灰,扭頭看看將自己絆倒的東西。這一看就愣住了,竟然是一塊馬武磚。
馬武可能沒有人熟悉,但是提到漢光武帝劉秀大家就清楚了。大青山有個傳聞是當年劉秀沒當皇帝之前就是在這片兒山中被王莽攆的團團轉,接著出來兩個人保駕,其中一人便是馬武,另一人則是陳鵬。
據說這馬武一臉大麻子,遇到劉秀之前是一個做磚瓦的。他做出來的磚和自己的臉一樣,坑坑窪窪。
這傳說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眼前的磚頭特徵卻很明顯,側面是帶有重疊菱形凸起格紋的圖案,能夠讓人一眼認出來。
老牛頭在劉家溝生活了大半輩子,自然對這裡相當熟悉。這片河灘離渡口有二里地,怎麼會有馬武磚呢?
地下肯定有東西,老爺子起了心思,想看看沙土裡埋得到底是什麼。沒有合適的掘地傢伙,他就隨意找了根木棍在沙土裡邊掘,很快挖出兩塊馬武磚,接著又掘到一塊青石板。
這石板有一二百斤重,他一個人的力氣自然不行,就跑到村裡喊了幾個閒人。
原本過來遊玩的人聽了這事兒之後,也紛紛跟過來湊熱鬧。劉軍浩到來的時候,他們剛剛把石板挖出來,正準備往外抬呢。
“小浩,你學問高,能看出來這是啥字兒不?”二麻子又開口問道。
“我看看”劉軍浩伸手把上邊的沙土擦乾淨,然後仔細辨認。大概年代久遠的原因,石板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他看了半天才認出第一個繁體字,劉字。
看樣子和劉家溝有關……認出第一個字,剩下的就好辨認了。
“劉二娃開井,後人飲水……”下邊還有兩個字被完全磨掉,他推測應該是
“思源”。
“聽這名字是咱們劉家的先人挖的井呀,這東西不會是個井蓋吧?劉二娃是誰的名字,不會是外邊來的吧?我上次好像聽老五叔說過,咱們本家以前都是按輩分字牌來的,嚴格著呢。只有外來戶才不按字牌起……”劉老三為了賣弄學問,搶先把自己的判斷說出。
他的話沒說完,就捱了老牛頭的訓斥:“不準胡說八道。”
“我說錯啥了?”劉老三疑惑的問道。不單單他,年輕一輩的人也莫名其妙。
“你忘記自己的先人是誰了?”老牛頭黑著臉說道。
“不就是……劉二娃,你是說……?”他剛說了半句,突然好像噎住一般。
劉軍浩也一愣神,這井……不會是劉家第一代祖上挖的吧!劉家溝祖上的歷史雖說沒有文字記載,可是卻也是代代口中相傳。
當初劉二娃從山西遷過來的時候是兄弟三人,分別是大娃、二娃、三娃。
不過這三人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並沒有在同一個地方定居,而是沿河選了三個不同的地方。
早些年劉軍浩聽老人們說過,山外邊還有劉家溝的本家呢,說的就是另外兩支姓劉的。
那……這青石板也算是文物?這可是明朝的呀!不過再看看好像沒啥考古價值,就是一塊磨得光禿禿的青石板,上邊刻的那幾個字也歪歪扭扭的。
不過這井裡邊會不會有文物,如果真挖出來一定值不少錢。不止他一個人這麼想,連二麻子也興奮地叫道:“這井裡肯定有老東西,咱們可大財了,聽說劉二娃好像當時還跑運輸了財。趕緊挖……等挖到好東西人人都有份。”他越說越興奮,沒有現老牛頭的臉越來越黑了。
還是劉老三看事兒不對,趕忙在後邊拽了一把。
“你是不是想賣先人的東西……把祖宗的東西都賣了?”老牛頭氣了一頭火。
“咳咳……我也是隨便說說,隨便說說……”二麻子一想可不是,不管這井裡有什麼,那都是正兒八經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要是真賣了的話,回村裡肯定被人指脊樑溝子。
“那……這井咱們還挖不?”劉啟華的聲音弱弱的問道,他現在也沒了挖寶的心思。
“先這樣,小浩,你趕緊回村通知廣聚過來看看。還有老一輩的人也叫過來,等大家商量出章程再說……”這事兒在別人眼中是小題大做,可是放在老年人眼中,那絕對是天大的事兒。
附件(o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