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浩這邊收拾完,剛準備炒菜做飯,張倩卻站在門先做飯,我去王姨那裡商量事兒。”
“有啥事兒不能等吃了飯再說,你們到學校有的是時間。”他相當納悶,不知道老婆這是動的哪門子心思。
“先不告訴你”張倩說著快步走出門。
“神神叨叨的”劉軍浩也不管她那點小心思,直接生火。
早上天有點冷,他也不想動手切菜,琢磨著來個簡單的應付了事。
簡單的菜有,那是前幾天剛泡的豆芽,現在已經長到了一指長,正是吃的時候。
他家沒種豆子,綠豆還是些日子在二麻子家買的。
劉軍浩隨手盆子裡捧了一大把放在拍子上晾乾水汽。
要說這綠豆用泉水泡就是不一樣,水靈水靈的,用手一掐立馬掐斷,連一點老根都沒有。
:便切了幾片肉絲,那一大缽子豆芽在後鍋裡翻動幾次就熟了。天太冷,劉軍浩害怕弄出來放涼也沒有往外鏟,只是把火熄掉。
了二十多分鐘。張倩還沒有回來吃飯地意思。劉軍浩等不及了。到底是什麼重要地事兒。連飯都顧不上吃。他剛要起身去喊。張倩已經走進院子。
“給。東西你上午趕集地時候都買了。”剛進門。張倩遞了一張紙。
“三個煤爐。六個大暖壺。三個開水壺。三百塊煤球……”劉軍浩看得暈暈糊糊地“你這是要開熱水房還是幹啥?”
“猜”張倩就是不解釋只是一副高深莫測地樣子。
“咱家是要開商店?”看看清單後邊還列著泡麵三十箱。雞蛋三百個等等。他越來越糊塗。不知道老婆大清早有了什麼奇思妙想。
“開商店你看門呀。就懶得那勁兒。讓你進貨肯定不肯”張倩白了一眼。最近自己每天上課忙天忙地地。他卻一直閒著。
“嘿嘿緊說啥事兒,否則我上午不上街。”劉軍浩看她剛出門一會兒,小手凍得通紅,趕忙拉到鍋灶邊讓她烤火。
“這些都是給學生們準備的吃過飯我給你拿三千塊錢。先說好呀,不準貪汙……”
“你哪來那麼多錢知道了,知了殼……”他這剛說半句,立馬想起這錢的來源,八月末張倩從城裡回來的時候又組織學生上山打了一次。收了五千多塊,連加上第二次剩下的錢,總共有八千多塊。當時她說留著做班費錢一直沒有動,感情在這裡等著呢。
不得不承認婆真是深謀遠慮,夏天已經想著過冬的事兒軍浩很是稱讚了一下。
“你才知道呀,我去年就有這個想法了只是當時不知道從哪裡弄錢……”被她一誇,張倩的小尾巴立馬翹起來,“我是這樣想的,每天中午給學生供應兩袋泡麵,一個雞蛋。”
那話怎麼說……張倩下了很大一盤棋。
去年秋裡天冷的時候很多離家遠的學生中午懶得回家,就早上自帶乾糧當午飯。
雖說人人都帶著暖水壺和飯缸,可是食物放到中午,肯定涼了。當時她記在心裡,想給學生們弄幾個煤爐把飯熱一下。可是就那幾百塊的經費,她往教辦室申請了幾次都沒有效果。再加上去年還存著往縣城調的想法,因此沒有堅持。
今年情況不同,自己已經安心在劉家溝紮根,自然要考慮學生們的生活問題。夏天那陣子打知了殼賣了不少錢,她的心思更加活泛起來,準備留些錢做班費,冬天的時候用以解決離家遠的學生們吃飯的事兒。
用煤爐非常省事,只要下課的時候夾塊煤球了事,連帶的學生們也能夠喝上熱水。
這不,今天天氣突然轉冷,張倩就想把這事兒提上日程。
“不錯,不錯,”劉軍浩她敘述之後也一個勁兒的稱讚。老婆這是真把學生放在心中了,以前來劉家溝支教的老師這麼多,可是從沒有人有過這樣的想法。
“又傻愣啥?”張倩這邊說的正帶勁兒,卻看他突然盯著自己看,頓時有些莫名其妙。
“沒事,我在想你這錢肯定不夠呀。現在街上煤球一塊錢四個,一個煤爐一天最少要燒6塊煤球吧,冷天按一百天算,買煤球的錢要四五百塊。還有煤爐、開水壺、飯鍋,這也要花費三四百塊。最重要的還有泡麵,兩袋一塊錢,學校有七八十個學生呢,加上雞蛋,一天開支一百塊,這就要一萬塊錢呀。”
劉軍浩天天賣黃鱔,賬本算的特別順溜,她們最少還有三千塊的缺口。
“你以為我們不知道呀,剛才就是和王姨商量這事兒,我們準備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