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早晨,吃過早餐,東方小飛和吳莫莫準備出發,他們要去拜訪吳媽媽說的那位世外高人。
按照吳媽媽所說,這位高人現在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的五臺山菩薩頂修行。
東方小飛開著吳莫莫的那輛寶來出發了。
上了燕京高速,一路經過昌平、宣化到達了山西大同。到了大同,東方小飛決定在這逗留一天,順便可以遊覽一下著名的雲岡石窟。煙雨迷霧的中午,二人開始了遊覽雲崗石窟之旅。經過約20公里的路程,來到了大同西北的雲岡堡,見到了五洲山,見到了雕琢與此山北崖,舉世聞名的雲岡石窟。
二人從東邊的石窟開始瀏覽,巨石橫亙,石雕林立,蔚為大觀。
第7窟優美而自然,有6個供養天人雕像,有“雲岡六美人”之稱;第8窟五頭六臂乘神鳥的鳩摩羅天,體現出東西方藝術結合之妙;第9到第13窟被稱為五華洞,因為清代時在石像外塑泥進行了彩繪,風格華麗。角線部位的三層佛龕的頂層周圍有許多小佛像,是雲岡最小的佛像,只有兩厘米高,亦稱“袖珍佛”。
第12窟被稱為音樂窟,頂部雕有眾多伎樂天,手持各種不同樂器,第13窟的交腳彌勒菩薩右臂下雕一力士託扛,既產生了力學作用,又兼具裝飾效果,堪稱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
在第13窟的正中端座一尊交腳盤腿彌勒佛像,交腳盤腿的彌勒手腕下方雕有一尊起力學作用的託臂力士像,這是雲岡石窟僅有的一例。這尊託臂力士像有一米八的高度,服飾層疊,衣袂飄然,絲帶飛揚。南壁門拱上部的七佛雕像也是雕飾精美,姿態飄逸。
給東方小飛印象最深的,是第16窟到第20窟。
第16到20窟被稱為曇曜五窟,是北魏高僧曇曜主持開鑿的,具有涼州及龜茲佛教之遺風,洋溢渾厚、樸拙的西域風格。北魏統治者相信來世可以成佛,天上人間,萬世為尊。曇曜五窟分別代表著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和文成帝等君主,洞窟也充分體現著皇家的氣派和尊嚴,其造型設計高大雄偉,氣勢非凡。
而能夠代表雲岡石窟最高藝術的“曇曜五窟”中最壯麗的,我認為當屬露天大佛。露天大佛在雲岡石窟中不是最高的,但它卻以威嚴的姿勢、安詳的神態、神秘的微笑、悠閒與從容的情態,在中國傳統雕刻藝術的基礎上,把印度、波斯、中國三種文化元素完美地融合為一體。這尊佛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是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也可以說代表了人類藝術達到的高峰。
看著如此傑作,東方小飛感慨頗深。一年前自己還是風光無限的東方集團總裁、董事長,可是現在呢,自己已經從總裁變成了一個普通人,也就是現在流行說的“屌絲”了。這總裁到屌絲的變化還真快啊!
雖然自己不知道當初曇曜高僧是如何突發奇想地開鑿這些看似毫無價值的石頭,那時曇曜所面臨的艱辛比起自己現在的境遇何止困難一千倍、一萬倍,完成如此傑作需要何等的魄力與心境。
回來的路上,遙遠的鐘聲沉澱了東方小飛內心的喧囂,神情肅然,沉默不語,或許朝聖的路本身就是心靈淨化的歷程。
二人在附近找了一家旅館住下,一番雲雨後,二人相擁而眠,這一晚,兩個人睡的很香!
第二天,繼續出發。
開車經由渾源、應縣、白馬石、砂河最後終於到達五臺山,到五臺山時已經是晚上7點多了,二人在臺懷鎮找了好多酒店、旅館都客滿,打聽過後才知道才知道原因。這些年來在“五臺山上過大年”受到了海內外佛教界、旅遊界等社會各界的歡迎與青睞,尤其是燕京、廣東、福建等地的遊客信士紛紛舉家或者組團到五臺山過春節,把五臺山當作是最為愜意的度假首選樂園,所以此刻在五臺山的遊客也是最多的。最後兩個人終於在臺懷鎮的最裡面,找了一家招待所,條件一般,只剩下一個房間。這東方小飛還是非常樂意的,畢竟有美女陪睡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安頓好後,兩人來到鎮上,準備吃點地方特色。一打聽,這五臺山的特色美味還真不少,肉片熗香蘑、清炒臺蘑、小雞燉臺蘑等。最後兩人在鎮上一家福客來的餐廳飽飽地吃了一頓。吳莫莫特意點了一個叫撥爛子的家常小吃,味道卻特別棒。吃過之後,在鎮上溜達了一會兒就回到招待所。這招待所的隔音效果實在是太差了,兩人剛回到房間,就聽隔壁哼哼啊啊的,剛一聽到這聲音,吳莫莫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可仔細聽聽之後,吳莫莫的俏臉騰的一下子就紅了。經過房事的她自然知道隔壁在做什麼。東方小飛打趣說:“莫莫,你聽,隔壁唱歌呢。”吳莫莫說道:“那才不是唱歌呢,那是......”吳莫莫沒好意思說出口。
東方小飛一把摟過吳莫莫的纖腰,輕吻耳垂,喊著粗氣說道:“莫莫,咱們也唱歌啊,看看咱們唱的好聽還是他們唱的好聽。”吳莫莫也氣息如蘭,低聲罵道:“要唱你唱,我可不唱。”說完跐溜鑽進被窩。
這一夜,歌聲不斷,一開始是東方小飛的獨唱。後來是吳莫莫的伴唱,再到後來就是兩個人的合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