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已死,朝廷下令將他們親族盡數捉拿歸案。宦官權勢滔天的時候,他們這些人可是為虎作倀、狗仗人勢,什麼強取豪奪、逼良為娼的事情都沒少做。
現在他們的靠山倒了,自然也得跟著一起灰飛煙滅。罪過嚴重的直接殺了,罪過輕的廢為城旦舂,永世為奴或者發配邊疆。
所有的財產一律充公。當然這裡面有多少是歸於朝廷的,就很難說了。
董卓現在在京任職,朝廷為了酬謝他的功勞,將城中最豪華的張讓的府邸,顯陽苑賜給了他。
這當然使貪戀榮華富貴的董卓十分開心。下了朝之後,董卓就在顯陽苑中舉行了宴會,犒賞隨他進京的有功將士。
“此番建功,全賴諸君鼎力相助,來來來,諸君與我滿飲此杯。”
李儒卻是對董卓說道:“司空,如今高興還為時過早啊。從今日朝會就可以看出,大臣們對您很是不滿,恐怕日後會有禍端,我們應該早做打算。”
董卓放下杯子,他想起了那些如同視自己為仇敵一般的大臣,點了點頭,“文優之言在理,那些人確實很不服我,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眼下這首要的一件事,自然是召回我們麾下的人馬,讓他們進京,壯大我們的實力。只要我們手握重兵,那在這京城中,便沒人敢反對司空了。”
“對對對,不僅如此,還要將這京城的禁軍,也全都控制在我的手中才行。”董卓贊同道。自己既然是想以霍光為目標,怎麼能不手握重兵呢。
這場宮亂中何進被殺,他手下的軍隊部曲只是袁紹暫時統領罷了,現在袁紹因為功過相抵,仍舊任司隸校尉,名不正言不順,自然是不能在繼續領兵了。
還有何進弟弟何苗的部曲,何苗因為站在宦官一邊,所以也被袁紹殺了,這些人也要收歸帳下。
到時候自己在皇甫嵩麾下的精銳都進京後,那任誰也不敢反對自己了。
第二天董卓便提議將自己麾下的李傕、郭汜、牛輔等人晉升為中郎將,分別掌握部分軍隊,將何進、何苗的部曲瓜分乾淨。
太傅袁隗迫於董卓的壓力,沒辦法只好同意。而袁紹暗恨之餘,也開始後悔先前沒有聽鮑信的話,錯失了機會。現在董卓已然是手握重兵,無人能制了。
回到家中之後,袁紹悶悶不樂。不僅是因為自己清除宦官的功勞,迫於無奈被叔父袁隗給抵消了,而且是因為原本該歸屬自己的兵馬,也全都被董卓給奪了去。
袁隗人老成精,自然是看出來了侄兒的消沉。於是上前喝斥道:“你看你現在像個什麼樣子,就這點挫折便將你擊倒了嗎?”
“叔父……”
“不要喊我叔父,老夫沒有你這麼一個窩囊的侄兒!”袁隗打斷了袁紹的話,“袁氏的未來不能交到一個廢物手中。”
袁紹立刻跪了下來,對袁隗拜道:“孩兒知錯了,孩兒不該因為這點小事而耿耿於懷,因當以袁氏大業為重。董卓只不過是袁家大業中一個微不足道的棋子,眼下何進死了,他正好可以代替何進的位置。”
不愧是自己最看重的侄子,袁家最有希望的子弟。袁隗點了點頭,袁家未來的領導者,就是應該百折不撓。
“你起來吧,看來你已經知道了。董卓一時得意罷了,到時候惹得天怒人怨,自然會有人站出來反對他,等他身敗名裂之後,大權還是會落到我名滿天下的袁氏手裡,所以耐心點兒。”
“孩兒謹遵叔父教誨。”
門外,袁術正靜靜地看著這一幕,他心中愈發嫉恨袁紹起來。“我才是袁家的嫡子,袁紹不過是個庶子罷了,為什麼你們一個個的全都圍在他身邊!”
袁紹站起來之後,門外的袁術已經走了,他當然沒有看到。而叔父袁隗也在安慰了幾句之後就走了。
“等等等,老是跟我說等,以前說等何進身敗名裂,現在說等董卓千夫所指,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去!我袁本初可等不了這麼久。”
相比於袁隗老人的保守,年青人袁紹更激進一些。
漢室將傾,天下自然是有德者居之,這天下最有德的不就是袁家嘛。只要自己加速這一程序,哪裡還用得到等。
袁紹想了想,眼下董卓已經開始把持朝政了,這場景與之前宦官專權別無二致,自己完全可以故技重施,逼董卓下臺滾回邊關去。
眼下執金吾丁原就快回到洛陽了,正好可以讓他做先鋒。
……
領兵進京的丁原,原本是為了與何進一起誅殺宦官。不過在洛陽發生變故的時候,他剛剛被勸退,趁著使者回去後,停在河內郡不走了。
原本想要繼續觀察形勢的他,結果收到了袁紹的來信,說是京城中的宦官已被誅殺,但是董卓卻趁機領兵進入了京城。
這個訊息氣得他差點將手中的信給撕了,還好他忍住了心中的怒火,沒有做出這種無禮的舉動,不然他就得罪袁紹了。
“董卓這個賊子,竟然不顧朝廷命令,擅自進京,還敢把持朝政,我作為九卿之一的執金吾,絕對不能坐視不理,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