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次戰爭的收穫,僅止於收復漢中郡故土,並沒有更進一步的跡象。
這倒也符合常理。
畢竟不僅楚國群敵,環伺在中國周邊,強敵也是一個不少。
北邊有魏國,東邊有梁國,這可都是不遜色於周國的大國。
而在周國所處的雍州之西,也有一個佔據三郡之地的西涼國。
同樣也是在雍州西南,已經屬於外域的雪山高原,那亦生活著數以百萬計的雪原人。
這兩個方向的敵人,都可以出動數十萬兵馬,也算周國強敵了。
有這麼多敵人糾纏,周國想放開手腳和楚國一戰,也是沒那麼容易的。
當然,以上都只是陸淵根據各方匯總來的情報後,所作出的推測。
具體對不對,還得他領兵北上,會過周人後才能知曉。
……
漢中國的使者來時悲泣,去時興奮,很快就帶著楚國願意出兵的好訊息,返回劍門關了。
而且正是在他離去後不久,九月初十那天,陸淵正式點檢錦官城外兵馬,大閱諸軍。
最後留了一支新編禁軍,還有西川境內的郡府縣兵,合計四萬餘人留守郡內之後。
他親自領著剩下的八萬禁軍,以及隨行的七萬民夫,浩浩蕩蕩的就領兵北上,開往劍門關了。
九月二十日,陸淵率軍抵達劍門關。漢中王喬康全親自出城十里迎接,已臣禮相待。
次日,收到楚軍大規模抵達了訊息之後,周軍稍稍試探了一下,確認敵人難纏後,立刻就派出了使者出使楚營。
“外臣拜見楚王。”
楚營內,被領進大帳後,周人使者恭敬地向陸淵行禮。
“如今你我兩軍相戰,使者這時來營,所為何事?”
陸淵上下打量了下下方這個叫夏清玄的周軍使者,只見對方是一個年約三十許的儒雅文士,不過溫和外表之下,似乎還隱藏著一絲鋒芒,氣度頗為不凡。
夏清玄拱了拱手,鄭重回道:“稟楚王,外臣此來,是與貴軍議和,罷兵休戰而來的。”
陸淵神情一動:“議和?”
雖然對於周國的選擇早有猜測,但對方如此乾脆利落,還是令他有些出乎意料。
“是的,就是議和。”
夏清玄點點頭,然後坦然道:“此次我軍南下,為的只是收復漢中失土,並無意與楚國爭鋒。如今漢中所失三府皆已收回,敝國目標也已達到,可謂功行圓滿。
而楚國與周國之間,其實並無太大矛盾。
我周國已心滿意足,不願繼續開戰。大王新吞兩郡,也須休養生息。
既然如此,你我雙方何必再戰,就此罷兵議和,豈不美哉?”
此話落下,營帳內在一旁就坐列席的漢中王喬康全,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
周國收復了失土,當然心滿意足。
可對方開心之下,卻就是漢中國丟失三府大半地盤的痛苦了。
只是如今僅剩二府的漢中國,實力就如西南夷那邊的會川、弄棟這等小國,民不滿三十萬,兵不過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