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現在都打到劍門關了。
劍門關是什麼地方?
那是西川北境第一關,是西川郡的門戶,同樣也是西川郡與漢中郡的邊界。
若是讓周人奪下此關,那西川之北,將在無任何險要屏障。
周人掌控了此關,隨時便可派軍南下,長驅直路西川郡。
屆時周人進可攻,退可守,將牢牢掌握住戰略主動權。
楚國想要抵禦周人,也將不得不在西川郡屯駐重兵,致使大量兵馬被拖在此處,無法動彈。
如此重要的一個地方,陸淵自然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周人奪去。
而且漢中國剩下的劍閣、通川二府,也是西川十府中,唯二不處在楚國掌握中的兩府,早已被他視為囊中之物,是想著收回來的地盤。
哪怕是為了西川一郡十府的完整,陸淵也不可能讓周人攻滅漢中國。
所以出兵援助,早就是已經定好的事情。
事實上,在漢中國的這位使者沒來之前,陸淵已經下令,讓錦官城外的四支老禁軍進行動員,同時也讓郡府籌備糧草,隨時準備北上了。
有著八萬大軍在,縱然周人有三十萬眾,陸淵也毫無畏懼,自信能憑麾下精兵與對方一戰。
更不用說,北邊的周人,有沒有三十萬大軍,那還是個問題呢?
是,漢中國使者是說了,周人此次南下,足有三十萬兵馬。
可這其中不用別人多說,大夥也能猜得出來,這只不過是對方虛張聲勢,儘可能吹噓周人強大,以此恐嚇,想令楚國出兵的手段罷了。
對於此次周人南下的兵馬,透過皇城外司的探查,還有陸淵領兵多年經驗的推斷,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數目。
先前周人在漢中郡,一直就保持著十萬規模的兵馬。
而這次趁著西川國大敗,漢中國失了一個有力盟友的機會,周人又從北邊再抽了五萬精兵下來。
在漢中郡內,周人還有兩萬四千左右的郡府縣兵,這也是一支不俗戰力。
如此一共十七萬四千戰兵,由周人的南柱國大將軍東方無雲統領,就構成了此次周人南下的主力。
此外為了運輸糧草,同樣也是為了攻城消耗,周人在漢中郡內,還真發了十餘萬的民夫。
算上這些人的話,那周人確實有著三十萬眾。
不過這都是以前了。
正如那位漢中使者所說。
為了抵抗周人南侵,為了保護自己基業,喬康全這位漢中王抵抗起周人來,可是堅決無比的。
先前就在國都白石城一帶,聚集了十萬兵馬,也不正面和周人列陣決戰,就是一心死守這座雄城。
面對一位先天宗師領著十萬大軍駐守的要塞,哪怕周人兵馬是漢中國的三倍之眾,想要啃下也沒那麼容易。
戰爭從今年三月份打到九月,為了攻克白石城,兩邊在城內城外打出了真火來。
漢中國的十萬大軍在城上死傷殆盡。
周國的大軍也沒好到哪裡去,同樣死傷慘重,損兵十餘萬,其中不乏精銳。
如此重挫之下,原本週國的三十萬大軍,此時能否湊足二十萬都是個問題,其中精兵更是頂多只剩下十萬。
陸淵以八萬養精蓄銳的大軍北進,再會和漢中國的殘兵後。以此面對數量和自己相差不大,但卻久戰疲憊的周軍,勝算可能還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