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
鄭廉打斷了兩個爭吵,然後問道:“執政,我記得楚國富庶,向為天下第一。其太平了三十年,錢糧滿倉,應該不缺錢糧才對,為何此時卻要用這種手段向我鄭國要糧?”
鄭產苦笑:“陛下,楚國雖然富庶,但是聽聞在揚州之南,已有地火湧現,大量被地火逼迫的蠻夷之民,開始瘋狂的北遷。
所以其從今年初,就開始大規模的遷徙西南、嶺南的百姓,把他們向北轉移。
此項遷徙,就預計不下千萬人。
同時楚國在西北漢中,聽說也準備出兵百餘萬,和魏國聯合,出塞掃蕩雍西蠻夷。
為了保證這百萬大軍的供給,少說也要動用百萬民夫,這就又是數百萬人的消耗了。
只這兩項,楚國就要供應一千餘萬、乃至兩千萬人的錢糧消耗。
現在又要保證陽夏郡大軍的消耗,想來以楚國的富裕,應該也有些支撐不住了吧。
或許正是如此,楚軍才想法設法的向我國討糧。”
鄭產說出了自己的推測。
“兩千萬人的消耗嗎?”
鄭廉低聲說著這個比自己舉國人口都要多的數字,心中一邊感慨羨慕楚國的強大,一邊也是有些理解楚國的難處人。
一下負擔這麼多人的消耗,怕就算是楚國,也支撐不住吧。
他這般想著,然後看著鄭產道:“執政,楚軍的要求,我鄭國可以答應。不過一千萬石糧食,還是太多了,我自己也要供養大軍百姓,沒那麼多糧給他們。
朕最多再給楚國三百萬石糧,並且這是最後一次了。
你可以把朕的意思轉告黃玄,如果他還是不知足,那就隨楚軍撤兵吧。
梁人雖然可怕,但也不及一隻貪婪無度的饕餮。
我鄭國寧願面對梁人,也不願面對後者。”
鄭廉語氣堅定,看來也是不願一直做個冤大頭,如今願意給這些,已經是極限了。
人也是有脾氣的。
“是。”
鄭產聽了皇帝的吩咐,行禮答道:“臣一定會轉告楚軍,盡力將他們說服的。”
鄭廉點點頭:“那就拜託執政了。”
……
豫青之交,陽夏膠東前線。
清晨霧氣濃濃,十餘身穿青甲的梁軍騎著駿馬,上了一處山頭。
“那就是楚軍營寨嗎?”
燕雲慶駐馬遠眺,數里開外,遼闊平原之上,一片綿延無際的營寨坐落,遠遠觀之,猶如一頭巨獸,讓人望而生懼。不由感慨道:“規制嚴整,巡視有度,讓人找不到絲毫破綻。
黃玄不愧為天下名將,治軍若此,敗之難矣。
楚軍果為我大梁勁敵!”
旁邊有人聽到這話,不服氣道:“大將軍何必如此抬舉楚人。大將軍五年前率百萬之師,領著我們大破魏趙徐數百萬之軍,長垣一戰,令三國喪膽。
最後若非楚賊背信棄義,斷我糧草,大將軍早就帶著大軍平滅三國了。
那黃玄以往也就欺負一下江南鼠輩,戰績也是平平,如何能比得上大將軍擊破的九州群雄?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也能被吹成名將。
那江南的名將,也就這樣了。”
五年前,魏趙徐三國二百餘萬大軍來犯,梁國彼時久戰疲弊,兼之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被大大分薄了兵力。
最終,東拼西湊之下,只能聚集百萬之軍應對。
那時局面可謂是危急萬分,亡國只在旦夕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