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這個例子就是楚國。
在發動征討西南夷之前,楚國同樣僅有不完整的三郡之地,人口六百萬,先天宗師更是隻有二人。
但在征服了西南夷後,楚國一下子就地擁五郡,屬國有三,先天八位,人口千萬,有了霸國之資。
如今的西涼國,條件與當初楚國差不多,甚至先天宗師和軍隊還要更勝一籌,同樣在發起征討河隴蕃人的戰役。
如果讓他們做成的話,可不就是翻版的楚國嗎?
翻版的楚國有多可怕?
看看如今被打趴下的寧國,就清楚其中危險利害了。
西涼國若統合了蕃人,那麼受寒潮逼迫,同樣也是為了獲取更多利益,此國下一步的目標,必然是向外擴張。
而西涼國擴張的方向有哪些?
北邊屯兵四十餘萬,被魏國佔據的朔方郡。
東邊同樣聚兵五六十萬,還是周國國都的關內郡。
東南邊兵馬僅十餘萬,先天宗師更是隻有一人的楚國漢中郡。
而且朔方與關內郡,正是兩個霸國的戰場,百萬兵馬在這裡來回拉鋸交鋒,地方日益殘破。
相反。
漢中郡卻是承平已久,人口富庶,錢糧眾多。
奪下此地後,更能開啟進入襄陽和西川的道路,這兩處地方正是錢糧重地,奪一便可稱雄於世。
再加上西涼國偏遠小國出身,與此前楚國一樣,都沒什麼底蘊,也沒什麼仙門看上。
所以大機率,他們應該也不清楚,四極將廢的真相。
不清楚天地大變之前的楚國在幹嘛?
那時陸淵正雄心壯志,磨刀霍霍的盯著西南諸夷,想要在那裡開疆拓土,一展拳腳,豐富楚國之底蘊,好未來與寧國爭鋒。
那麼西涼國自然也會抱有此念。
先避開兩個霸國爭鋒的關內、朔方二郡,免得被兩面夾擊,腹背受敵。
然後集合全國兵馬,整合一切資源,與一個同樣新興不久,底蘊不足的楚國,爭奪漢中郡,開啟另一條東進的道路。
這無疑比直接和周魏兩國相鬥,來的可行性大一點。
和一個霸國鬥,總比和兩個霸國鬥,並且還要承受另一個霸國威脅側後方,要輕鬆許多。
而且如果西涼國崛起後,真的和楚國爭鬥,想來周魏兩國,應該也很樂於見到,自己背後的兩個霸國打起來,免得他們來打擾自己的戰爭吧。
以上這些推測,都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所以陸淵剛剛重新捋了一遍西北局勢,審視過西涼國和蕃人之間的關係之後,立刻清楚意識到其中潛在的威脅。
雖然他也知道,以西涼國和蕃人的關係,不能用當初楚國和西南夷去對比,對方想複製自己的成功之路,沒那麼容易。
但不管成功機率多大,只要有這個可能,那就必須要盡最大努力去遏制。
不然一個新興霸國在西北崛起,無疑會影響到雍州的地緣格局,影響到楚國在西北的利益,影響到漢中之地的安全。
楚國將來的精力,是要放在統一中州上面的,要是被一個西涼國牽扯住了腳步,無疑會打亂自己的計劃。
‘西涼國,絕不能讓它崛起。’
陸淵在心中下定了這個決心。
……
既決定阻止西涼國崛起,陸淵辦事效率也是很快。
在答應了靈女之後,到了第二天,他就從庫存中再取出一些靈性材料,稍加處理後,便又點化了兩具分身。
他修為突破凝聚二氣,以及武道大宗師後,神魂力量比突破前強了四倍有餘。
也就是說,以他如今的神魂強度,足以支撐分離出八具,如黃玄、青雲子一樣的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