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六陽派中,先天宗師僅尹回軒一人;楚國之內,先天宗師卻已有十五人。
若算上附屬國、以及將要投靠的紫雲道,那還要更多,先天人數直破二十之數。
與超過二十位的先天相比,尹回軒哪怕是先天第二境的宗師,也算不得什麼了。
並且這個差距,以後還會隨著楚國勢力的不斷擴增,迅速的拉大加深起來。
時間越久,如六陽派等地方勢力,對楚國的影響就越小。
若是等到真正的絕靈末法之年,所有先天都死絕了,只剩下陸淵和他的分身,那麼其他諸多沒有先天的勢力,可能造成的影響就更小了。
屆時一員先天,便可鎮一州,保一國之長久安穩。
是故,對於尹回軒與六陽派出人的消化問題,陸淵從來都沒有擔心過,而是放心大膽的任用起來。
府縣兵方面,陸淵的安排,暫時就是如此。
先補上編制,然後透過時間,以及六陽派等人的補充,慢慢完善基層縣尉、指揮使等官職的質量。
如此過個十幾年,就可補足底蘊了。
處理完基層的治安駐軍,其它禁軍、郡兵方面,陸淵也開始進行規劃。
此次大戰,楚國取得了豫章、建安、南海、鬱林,以及通海,總共四個半郡的地盤。
這五郡之地,已各自籌備了一萬郡兵,並安排了陸淵的親信掌管。
不過這五郡都新平,地方還有大量的潰兵匪寇殘留,三國餘孽也隱於暗處,時刻想著出來作亂。
同時五郡都與敵國接壤,通海、鬱林二郡,與大理、宋國相交,此二國皆可出十萬兵,並且有先天宗師在。
若無先天坐鎮,絕難安穩。
豫章、建安二郡,處在與寧國的前線。
寧國雖然戰敗了,但其必然時刻想著奪回二郡。
時至如今,雖大戰已停,可兩郡交界也時不時就會爆發一場百人千人規模的戰爭,從無休止。
並且過往千年以來,臨海世家對豫章、建安二郡,都深耕已久,於地方盤根錯節,不知埋了多少暗棋。
此二郡,如無強力人員鎮守,也無法安定地方。
唯一好點的南海郡,也有大量原先南海國水師流散在外,數量多達萬眾。
這些水師全都是南海國嫡系,將官不是嚴氏子弟,就是南海派出身,與楚國有著滅國、滅門之仇。
這些人,既不願意跟著南海一眾王公撤往寧國,也不願投降楚國。
最終都聚集起來,開始在楚國的南海疆域肆虐。
時不時就上岸騷擾襲擊,攻城破鎮,劫掠錢財,已成南海一大患。
負責鎮守當地的王后藍彩兒,近幾月,對此可是焦頭爛額。
數次領著投降的南海國水師出海,搜尋這些海盜蹤跡,最終都收穫寥寥,只是斬殺了數百海賊,鬱悶而歸。
所以為了應對這些海賊大患,以及防止可能的,寧國派遣水師跨海而來,南海郡也需先天宗師鎮守。
如此五郡之土,便需五位先天宗師看著,方能保無虞。
同時西部那邊,也需對地方軍務,作出正式安排。
因此陸淵思量過後,便命弟子李良,出任鬱林郡防禦,莊華出任南海郡防禦使,韓順出任漢中郡防禦使,張佑出任西川軍防禦使。
令這四位弟子,替自己出鎮地方,分別統管各郡軍務,撫敵內外。
原西川郡防禦使寒華,則轉任河谷郡防禦使。
另命護國神將韓虎,出任通海郡防禦使。
洞庭郡則有孫思文這位左相坐鎮巴陵,此後將常駐國內,處理政務,排程糧草,非特殊情況將不再出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