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伙伕營,有千餘人,專門為十萬大軍做飯。
四是輔兵營,有七千餘人,負責為大軍處理雜務、後勤、跑腿等日常事務。
這四營,人數雖多,但戰力低下。
名為戰兵,實則不過府縣兵的素質,不堪大用,所以白義安也就沒打算把他們用來打硬仗,只要為大軍保障好後勤即可。
後營諸將官也很快離去了。
“希望此次能順利突圍,領著大軍安然撤回豫章。”
身處空蕩蕩的議事大廳,眾臣已經散去,沉丘更是早被帶走找御醫看診,白義安一人靜立,回顧剛剛所下諸令,最終吐出一口氣,輕嘆一聲。
面對楚軍四面而圍,豫章後路被斷的危急,白義安心中的壓力,遠沒表面看上去那般輕鬆。
數十萬敵人就要殺來,而自己身陷重圍,又糧草短缺,物資貴乏,形勢已經險惡到了極點。
可謂稍有失誤,就是大軍傾覆,國破家亡的下場。
身負重責,白義安自然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懈怠。
“楚軍猖狂難治,聲勢已成,席捲江南。不過以先祖武安侯的名義起誓,只要有我在,楚賊就休想亡我家國,滅我江東。”
閉目養神了一陣,平靜了心緒,白義安睜眼,自語一句,堅定了決心。
而後邁步走出大廳,向著點兵校場趕去。
軍令已下,崔浩所領的中軍先鋒,也已經出營一段時間了。
其餘中軍各部,此時也用過後營準備的飯菜,正集結就緒,他也該出發了。
此去艱險,但必將堪平兇敵,馬到功成。
白義安動身了。
同一時間,整個寧軍江夏大營的十萬人,前中後三營,也在他的安排下,迅速的動了起來。
寧軍的動靜,很快就被一直在外盯著的陸淵,給察覺到了。
畢竟是十萬人的調動,一舉一動間的動靜太大,根本就遮掩不了。
再有陸淵先前撒在寧軍大營附近,足足的上萬騎卒作為眼線,寧軍只要有半點異常,就瞞不過上萬雙眼睛的注視。
“寧人這是收到訊息,察覺後方不對,知道自己處境不妙,想要逃啊。”
收到撒下去的各支騎卒彙報,沒費什麼腦力,陸淵就知曉了寧軍的打算。
畢竟以此時寧軍的處境,只要沉丘的腦子沒問題,就會明白,眼下率軍突圍逃命,就是他唯一的生路了。
不過雖然知道寧軍想逃,但是陸淵卻也沒多著急。
此時他佈置已下,沉丘所部寧軍前、後、南、北四個方面,皆已有大軍強將圍堵,可謂徹底封死了寧人退路。
現在沉丘發覺不對,想要逃命。
可陸淵的屠龍之局已成,他這頭大龍,又哪是說走就能走得了的?
困龍昇天,絕境求生,古今是有這種例子。
但沉丘,絕不是這些故事中的主角。
寧軍十萬大軍這條大龍,陸淵吃定了。
“傳令諸部,即刻出城,本王親自出陣,勐攻寧軍大營,我要今日破營。”
陸淵立刻召集城中諸將,下達出戰的軍令。
等眾將前去準備時,又接連下了幾條軍令。
令,寧軍附近騎卒,立刻放棄寧軍大營,集結成隊,轉向襲擾寧軍東逃之兵,阻滯其速度,為周圍趕來各軍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