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們派去春掠,又能起到什麼作用?
怕不是去劫掠的,而是反給人送菜的吧。
可蕃人明知如此,卻還是這麼做了,其中的含義,不由令人深思。
“看來蕃人那邊,打了這麼些年戰,也是撐不住了啊!”
陸淵不由有些感慨。
細細一算,從神武六年夏,雪原蕃人因為一場大洪災影響,主動與周人開戰起,到如今神武十一年春,已經過去六年時間了。
打了整整六年,哪怕蕃人的牧民再多,草原上的炮灰騎兵再不值錢,一次次累積下來,損失也是極其恐怖的。
保守估計,六年下來,那些蕃人在歷次戰場上,戰死的牧民,已經超過了一百五十萬。
而因為寒災、飢餓、戰亂等等原因,造成的人口減員,估計也已經超過了五百萬。
如此加起來,合計六百五十萬以上的人口損失,對比蕃人巔峰時的一千六百萬人口,減員已經超過三分之一了。
損失如此嚴重,尤其是損失的人口,還有那麼多青壯精華,蕃人幾乎可以說,已經到了滅族的邊緣。
照如此推斷,陸淵對於蕃人的未來,這欄目怎麼看好。
而事實上,其實蕃人的實際情況,比他預想的還要糟糕一些。
陸淵想要收集蕃人的資訊,終究只能透過河隴戰場渠道,以及他那位靈妃,口中提起的一些血緣詳細。
這兩個渠道雖然都算不錯,但比起直接在雪原上收集,終究要延遲不少時日,以及詳細差了許多。
實際上雪原蕃人面臨的局面,比陸淵推測的還要嚴重許多。
以往歷年的雪原部落損失,與楚國過去收集的諸多情報推斷,相差並不大。
但去年冬天,因為寒潮突然加重,雪原上不少準備不足的部落,遭到了嚴重打擊。
只是一個冬天過去,雪原各部加起來,竟然超過百萬人被直接凍死,其中甚至還有一些得到了物資傾斜的青壯。
這麼一波大寒潮,直接就帶走了雪原蕃人,現有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到了如今,經過寒潮減員,整個雪原上的蕃人,總人口已經下降到了不到九百萬。
剩下的九百萬人中,也有許多人,因為去年的冬天,身上留下了大量的凍瘡、凍傷,甚至腳趾、手指脫落的這些殘疾,已經無法再成為一個合格的勞動力和戰鬥單位了。
也正是因為這些人口的大規模減少,以及大量輕重傷員的出現,所以如今的雪原蕃人,實質已經很難再組織起大規模的兵馬了。
此時還能從剩餘的九百萬人中,聚集起三十萬騎,已經可以說一聲難得和奇蹟了。
若不是整個部落和整個族群的生死危急逼迫,就雪原的組織力和生產力,在遭受了這麼大劫之後,整個社會秩序早就崩潰了。
哪還能像現在這樣,依舊能抽出三十萬騎,發動對周人的春掠入侵。
不過區區三十萬騎,也確實如陸淵所想的一樣。
已經很難奈何得了,周人屯駐在河隴二郡的三十萬戰兵,以及差不多相同規模的民兵了。
在正面戰場上,周人的兵力和實力,已經正式超過了雪原蕃人,甚至取得了碾壓式的優勢。
今後除非有外力插手,不然等整個雪原上的蕃人都死光,河隴二郡也打不下來。
正是明白自己實力的衰退,和處境的艱難,為了減輕人口壓力帶來的糧食短缺,還有獲取更多的物資。
雪原蕃人才會同意用,自己部落中的年輕女子跟楚國交易,用以換取寶貴的糧食和各種物資。
這不是他們不知道,失去了那些寶貴的、適齡生育的女子,今後部落的長遠發展,註定會受到影響,甚至一步步走向滅亡。
而是他們清楚,如果不這麼做的話,不僅這些女子保不住會被餓死,凍死就連他們部落,也要受到更多的損失,甚至直接滅亡。
兩權相害取其輕,用長遠的未來換取如今短期的未來,已經猶如飲鴆止渴,不得不做的事情了。
或許這麼做了,得了足夠的資助,他們還能重新積蓄力量,跟周人決戰,拼死搶下合攏之地呢?
這個希望或許渺茫,但總歸有那麼一絲視線可能。
相比其它已經註定灰暗,毫無可能的未來,這已經足以令人接受了。
當然,以上這些,限於情報的短缺,陸淵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