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以一敵十,陸淵心中壓力雖有,但也毫不畏懼。
不管是車輪戰,還是一起上,他都有自信,哪怕勝不了,但全身而退還是沒問題的。
甚至擊敗誅滅對方,也有著不少把握。
可自己能應付,不代表自己陣營的其他人,也能應付。
寧國完全可以派出幾人拖住陸淵,然後發揮人數的優勢,從幾路戰線對楚國進行突破。
雖然楚國在巴陵之中,除了陸淵之外,先天宗師還有藍彩兒、靈女、孫思文、寒虎四人,也能分攤些壓力,並不是無法應對寧國這種威脅。
但這麼一來,無疑會讓事情橫生枝節,平添無數風險變故。
萬一在交戰之中,藍採兒幾人誰有個閃失,那對於陸淵,對於楚國來說,可就是晴天霹靂,沉重打擊了。
因此顧慮到這點,面對寧國的威脅,陸淵自然不得不小心應對。
於是除了讓藍彩兒等人小心刺殺,同時加強了洞庭郡的軍務防備外。
陸淵不得不暫時承擔一些風險,讓西南三個附屬國抽兵十萬,再由昆海公李雄統領,率兵前來洞庭郡前線聽用。
這樣有這支力量加入,洞庭境內的楚國兵馬,也能達到三十餘萬。
先天宗師的數量,也將增至六人,其中還有陸淵這位超常規戰力。
如此,僅是防守的話,足以應對寧國給的強大壓力了。
做完了這些安排,陸淵才算鬆了口氣。
不過他也沒有完全放鬆。
寧國的事情給了他一個警惕。
既然寧國得了紫雲道的資助,實力能如此暴漲。
那麼北邊的周國,很難說也不是如此。
現在楚國得罪了對方,奪了周國的漢中郡,對方心中肯定是記恨無比的,說不定就要報復回來。
雖然以周國面臨的複雜形勢,附近開了三處戰場,哪一邊都要屯駐重兵和高手,才能維持住局面。
這種情況下,當然不可能學寧國,抽出全國之力,來針對楚國。
可要是周國硬是咽不下這口氣的話,咬牙湊一湊,靠著周國仙門玉蟾道的幫助,說不定還真能拉出五六位先天宗師來。
這樣搭配個十幾二十萬大軍,一窩蜂的上來,緊靠黃玄一人之力,還真不一定能夠應對。
好在那邊青雲子還在留守,楚國北征大軍也還剩六萬兵馬駐紮當地,算上漢中正在訓練的十萬新軍與三萬郡府縣兵,倒也能應付得來。
不過這麼一來的話,青雲子還有那六萬北征兵馬,卻就是暫時託在了漢中郡,沒法調回洞庭了。
對此陸淵也頗為無奈。
計劃趕不上變化。
世界不可能繞著他一個人轉,總會出現無數變故的。
寧國與周國,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楚國壯大,傻傻的等著自己敵人發育,然後來找自己的麻煩。
提前出手,在強敵還沒成長起來前,就將之扼殺,才是常人會做的選擇。
此時就是如此。
故而他也只能神念傳信黃玄、青雲子,讓這兩個分身多加防備,應對開春之後,周國可能發動的反擊了。
只有先解決周國的麻煩,楚國才能將青雲子和那六萬兵馬,調回南邊來。
至於南征嶺南之事,在周、寧二國的威脅沒排除前,也只能暫時延後了。
計劃頓時被打亂,世事無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