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這樣醞釀下去,不需多久,楚寧二國之間,必有一戰。
短則一二年,長則三五年,等兩國各自積蓄完畢,此戰便會爆發。
而眼下的對峙,不過是戰爭預演罷了。
不過這只是外人的看法。
陸淵對於江東寧國的打算,心中並沒有多少樂觀。
他很清楚。
在得到了紫雲道的扶持之後,寧國的實力絕對會迎來大幅度增長,說聲直接翻倍或許有些誇張,但增強個四五成,甚至六七成,卻是絕對沒問題的。
果然。
這份預測很快應驗了。
當十月末,楚國奪取漢中的訊息傳回巴陵,然後又從巴陵傳回寧國之後。
還沒過多久,不過十餘日,江東寧國那邊,寧主沉丘,大規模冊封四位武侯的訊息,便瞬間轟傳天下。
寧國的武侯,就等於楚國的護國封號,中國的柱國大將軍,皆是專屬於先天宗師的稱號。
寧國一下子冊封了四位武侯,幾乎等於向世人宣告,他國內多了四位歸屬於朝廷的先天宗師。
對此,就連陸淵也不由為之驚異。
他倒不是驚訝寧國,一下子多了這四位宗師。
畢竟有著紫雲道援助,寧國多出四位先天不奇怪,飛霜道還一口氣送了楚國三位護法神將呢!
令陸淵詫異的是,寧國多出來的四位宗師,竟然都是寧國自己培養的。
是的,這是寧國冊封的四位先天宗師,全都是出自於臨海郡六姓七族的世家子弟,正八經的寧國嫡系。
這就讓人詫異了。
臨海郡世家的底蘊雖然深厚,但卻也不代表著,能無底線的拿出大量珍惜資源來。
就如神血靈丹這種寶物,靠著數千年積累,六姓七族肯定比尋常先天宗門要多。
可早在十餘年前,寧國就已經培養出了楊景、上官明兩位先天。
前幾年,又再培養了兩位先天。
短短十一二年間,寧國已經培養出了四位先天,按照一位先天五百枚靈丹計算,寧國已經耗費了最少兩千枚靈丹了。
要知道,一般的先天宗門,靈丹儲量也不過在幾百枚,頂多千枚左右的數量,剛好能維持傳承罷了。
寧國耗費了兩千靈丹,幾乎傾盡了約兩三個先天宗門的底蘊,不可謂代價不大。
即便以臨海世家的底蘊,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靈丹,哪怕是六姓七族一起湊的,也差不多是傾盡家產了。
可就是在這麼個情況下。
才過去短短四五年,寧國竟然又拿出了四位先天宗師,又是兩千枚靈丹。
這大手筆,即便陸淵見了,也不由暗暗嘖舌。
雖然他此時同樣大手筆,一口氣開啟了真傳五先天計劃。
可這個計劃的前提,卻是楚國二十餘年積累。
對內以國中消滅了不少叛逆門派,同時對許多順從者進行收取丹稅,外加自己馴養的靈獸出產。
對外則攻滅了無數西南小國,掠奪他們的國庫,同時接受了白鳳寺的進獻,還有蕃人以及飛霜道的資助。
內外兩條路一起走,再花了二十餘年時間,才勉強湊出足夠蛻變五位先天宗師的靈丹。
陸淵靠的主要是掠奪他人底蘊,才能完成這個大手筆。
可寧國境內四海昇平,十幾年不聞戰事,他們可沒有別的掠奪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