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此時濟慧的逝去,周國心中的疑慮擔憂,便消失了大半。
濟慧死了,那麼楚國的黔中郡就少了鎮壓人手。
而黔中郡西接楚國三個各有異心的藩國,更遠處還有大理、南詔兩個夷國虎視眈眈,南面是蘇國這個擴張性極強的餓狼,周邊所面臨的局勢,可以說複雜到了極點。
在這麼一個局勢複雜,甚至可以說可能一點就爆的地方,沒有足夠的強力人物坐鎮,楚國根本穩定不了西南局勢。
所以重新派出一位先天宗師,讓其前往黔中郡坐鎮,接替濟慧死後留下的位置,就已經成了勢在必行的事情了。
可縱觀楚國國內。
大將軍周青坐鎮襄陽郡,那邊面臨的局勢之複雜,一點也不遜色於黔中郡,此人根本不可能輕動。
護國真人黃玄,北邊要戒備漢中郡,南邊要兼顧著西南諸國,同時還要負責西川、河谷兩郡的治安,身上肩負著的責任,比周青還要大,也根本動彈不了。
排除這兩人之後,楚國所能動用的,也就只有巴陵城中的三位先天宗師了。
即陸淵、藍彩兒、孫思文三人。
以上三人,不管是誰去黔中郡,巴陵城中剩下的先天宗師,就只剩下了兩人。
得益於陸淵一直的低調,所以時至如今,雖然其實已經有很多人都知道陸淵是仙武雙修,實力強悍。
可那些人,最多也只是將他當做一個先天第二境的高手,並不清楚他的真正實力。
所以基於這種情況,巴陵城中剩下的這兩位先天宗師,哪怕其中包含陸淵,外人也並不覺得在面對寧國的強大壓力下,他能再抽出一位先天宗師來,參與對外戰爭。
畢竟當初的武安侯白夢陽,在西川面臨周、蜀聯軍的四位先天宗師,也被逼的縮在了渝中城內,根本不敢露出頭來。
如今的寧國在這些年陸續培養出了兩位新晉先天后,除去北面長江、廣陵二處防線,須各留一位先天宗師外,剩下可以調動的先天宗師,可是達到了四位,其中還包含沉丘這位老牌的先天第二境高手。
有這股壓力威脅在,外人並不覺得楚國有那麼大膽子,敢在這種局勢下,不顧國都巴陵的安危,派兵去攻打它國。
如果楚國真敢這麼幹,那寧國絕對會樂瘋了。
那位建武天子肯定會立刻點起五十萬兵馬,帶著四位先天宗師,然後順著長江,就這麼浩浩蕩蕩西上,直撲空虛的巴陵城,徹底滅亡楚國。
所以出於這點考慮,在不清楚陸淵其實暗中隱藏了自己實力,同樣也隱藏了青雲子的存在後,周國對於楚國的威脅顧慮,自然大大降低。
原先周國準備的,打算在兩國糧食交易時,臨時從關內郡抽掉五萬戰兵,前往漢中防備的計劃,也在收到濟慧死訊的訊息後,被徹底放棄。
不過在漢中郡內,周國依舊打算在交易時期,動員二十萬民夫,做好萬全準備,防備楚國翻臉。
只是這降等的第二輪警備,很快又在楚國另一條訊息傳回來後,再度被取消降等了。
神武九年八月初三,楚國巴陵再傳訊息。
在楚王陸淵作為越國諸侯時就追隨輔左,歷任邵陽府時期、長沙國時期、楚國神武時期的楚國左相崔長青,因為過度操勞政務,在休養半年後,依然免不了油盡燈枯,最終於府內病逝。
這位幾乎一手建立起了楚國文官體系的人物,就這樣沒了。
如果說先前濟慧的死去,楚國如同擎天柱塌,還多少有些誇張的話。
那崔長青的死去,此言就絕無半點誇張了。
這點從這位左相逝去之後,楚王當眾悲痛流涕,然後宣佈罷朝三日的待遇,便能看清了。
在楚王心中,崔長青的重要性,遠勝過濟慧。
甚至在遍地都是崔長青門人子弟的楚國官場,這位左相的重要性,也遠勝過機會。
這樣一位人物逝去,足以讓整個楚國震動,讓整個官場震動。
說天塌了有點誇張,但出現了一個窟窿,卻是差不多了。
再補上這個窟窿前,楚國官場的混亂,朝廷政局的混亂,肯定是免不了的。
在穩定這些混亂前,楚國很難整合所有力量,集全國上下之力,來辦一件事情。
而戰爭,恰恰就是需要集合全國之力,來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