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外間紛紛擾擾,周邊各國都抱著看樂子的心態,觀摩的楚國不斷平復那接二連三的挫折時。
九月深秋,楚國這次出征所要動用的各部大軍,也隨著各地調集出售周國糧草的時候,陸續抵達了西川、襄陽二郡。
此時距離周楚兩國相約貿易的日期,也只剩下一月時間。
不過楚國各地的糧草還未調集完全,混雜在糧草之中,大軍征戰時所需要的物資,此時也還沒有籌備齊全。
同時周國那邊,對於這次購買糧草的銀錢,也還沒籌措完全。
雖然周國是霸國,坐擁八郡,地廣四萬裡,生民兩千萬,每年的財政收入,聽聞就足有上億兩銀子。
但周國收入多,花錢的地方也多。
每年百萬常備大軍,哪怕是在和平時期,一年的軍餉開支也要六千萬兩銀子以上。
如今更是戰亂,軍餉再多上五成,甚至一倍,也都是正常的事情。
所以光是常備兵馬,現如今的周國軍費支出,便在九千萬兩銀子左右。
可除了常備兵馬之外,周國還同樣徵發了百萬左右的民夫。
哪怕這些民夫不用發餉銀,可你總得給他們準備一些兵器,提供每日吃食吧?
這百萬人一年下來,沒個千萬兩銀子,那也是養不起的。
再加上週國朝廷的開支,周國地方官府的開支,周國皇室的開支,還有其它各種各樣的額外開支……
不客氣的講,如今周國一年的財政開支,絕對在一億兩千萬兩銀子以上。
對比周國每年一億兩銀子的收入,直接每年赤字兩千萬兩銀子。
當然。
具體的赤字規模,肯定不可能這樣死板,絕對是上下浮動的。
可能有的年份赤字的多,有的年份赤字的少。
但不管如何,周國現在每年都在拿出千萬兩銀子以上的積蓄,在補貼每年虧損的財政,這是可以肯定的。
那麼問題來了。
周國這場和雪原蕃人的戰爭,已經打了幾年了?
陸淵若是沒記錯的話,雪原蕃人的入侵,起始是神武六年,夏季的那場洪水。
而今已經是神武九年深秋,細細算下來,此戰已經持續三年有餘了。
三年多的時間,每年補貼兩千萬兩銀子,周國國庫之中,少說也掏出了六千萬兩銀子來。
這麼大筆開銷,哪怕周國底子再厚,也扛不住這麼出血啊。
用錢的地方那麼多,三處戰場,地方各郡,朝廷各部,哪個不是嗷嗷叫著要錢,都哭著說窮。
如今周國購買一千萬石糧食,哪怕是按照每斤米六文錢的價格來買,按照此時的銀價折算,也需六百六十萬兩銀子。
這筆款項,幾乎等於周國庫藏積蓄,每年給財政的補貼的三分之一了。
在大放血了三年多後,哪怕以周國的底蘊,此時倉促間想拿出這麼一大筆錢來,也有些咬牙吃力。
此時不得不在國內多方籌措,從各項開支中節省一筆,還是捐贈一筆,再向世族公卿們募捐一筆,期間也少不了各種利益交換,陰謀詭計……
多方糾纏之下,周國一時間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來。
於是便如楚國一樣,掐著三月之期,慢慢去籌備銀錢了。
而對於此事,陸淵倒是樂見其成。
因為按照當初之約,兩國交易糧食的日期,當在今年的十月初三。
此前便提過了。
如今氣候天象,那是一年冷過一年。
按照近兩年的趨勢,到十月下旬的時候,江南之地,便會下起第一場雪了。
漢中郡位於漢水流域,是北地與江南交界之處,甚至因為和北邊重重山嶺阻隔的緣故,氣候其實接近江南。
所以如果將交易時間拖到十月,那麼等陸淵發動奇襲,待到周人反應過來時,北地已經下半個月的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