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己大兒子的修行,陸淵早就有了規劃。
修仙是別想了。
當今天下,靈氣衰竭,他這個當老子的都嫌靈氣不夠用,現在拼命的擴張勢力,想要與其他修仙者一起爭奪越來越少的靈氣份額。
讓陸賀去修仙,先不說陸淵沒有洞天能夠給他吐納靈氣。
就算是有,以現如今的靈氣環境,他也很懷疑自己兒子能不能凝聚一氣。
如果不能,那縱然練出了法力,也頂多是安丘第二,活個百年便是極限,還不如先天宗師命長。
這樣的話,修仙都比不上練武,自然不為陸淵所取。
於是陸賀的道路,還是他曾經跟藍彩兒承諾的那般,不修仙,只練武。
用仙緣玉片之中,自己特意節省下來的一份靈氣,給陸賀來個洗精伐髓,讓他靈魂與肉身退蛻變,徹底打好仙道基石。
如此,靠著這份底蘊,足以讓陸賀以後無病無痛,沒有任何關卡,順利突破先天了。
這是原本的計劃。
不過年初的時候,陸淵給孫思文用靈氣洗練身軀神魂,幫這位好友打破先天關竅。
在這過程中,看著孫思文在靈氣下產生的變化,令他也有所領悟,對於靈氣洗練的運用,有了更多的想法。
既然半份的靈氣,就能使人身體神魂蛻變。
那麼自己手中還剩下完整的一份靈氣,為何不能使兩人的神魂身體產生蛻變?
要知道陸淵膝下,可是有兩個兒子的。
雖然次子陸昊那裡,也已經安排好了培養計劃,楚國積累的底蘊,足以讓小兒子順利突破先天。
但能讓對方突破先天更輕鬆一些,為何要讓對方選擇難的道路?
出於老父親心態的愧疚,為了補償兩個孩子不能修仙的遺憾,陸淵心中儘可能的想給對方更多的好處。
所以經由孫思文啟發之後,他針對這個靈感,開始了研究。
經過這幾月的思考,同時翻閱了不少道經典籍,並且仔細研究了太平書和五雷書這兩門功法後,總算令陸淵總結出了一套更完善的靈氣洗煉之法來。
現如今,他已經有了把握,能用手中的一份靈氣,幫兩個兒子都打破先天關竅,讓他們的神魂與身體達到先天之境。
或者說也不能說是先天之境,而是讓身體變成先天之體,靈魂變成先天之魂,此謂先天道體也。
這說起來各種高大上,實際上,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武道先天,聽起來有多厲害,實際上這個境界最初,不過相當於一個剛剛練出了法力的修士而已。
哪怕修煉到最強的第三境大宗師,也不過仙道凝聚一氣。
而凝聚一氣,也只是修仙起始而已,最最基礎的境界。
從這裡便能看出,武道說的先天,與修仙說的先天,其實就是兩碼事。
以陸淵親身經歷,以及觀察了諸多先天宗師,還有幫孫思文進行蛻變的諸多眼界經驗來看,武道方面的先天,更多的是指自身意志和天地溝通之後,所達到的一種境界。
即,武道真意也。
而武道外身,不過是這種真意的運用手段。
類比於修仙,武道真意就是陸淵凝聚的土行之氣,武道外身就是他以這道土行之氣為基礎,透過法力(換成武道就是真氣)所使用出來的法術罷了。
只不過武者有著侷限,無法使用更多的法術,只能將自身法術固定成一種,即武道外身而已。
按照這麼個理論,陸淵幫孫思文進行蛻變,不過是幫對方的身體和靈魂進行一次強化,或者說開啟一個鑰匙,讓對方開啟先天之門,有著凝聚武道真意,構築武道外身的資格而已。
是的,就如同修行有著靈根說法。
武者練武,也有著類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