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招收新人弟子,這隻能是緩解基礎兵力的不足。
甚至還不是立刻緩解,中間也要有個過程的。
哪怕只是培養最基礎的,凝聚二氣的炮灰,一個新弟子入門,海量資源砸下去,用各種秘法提升他們修為,這也要有個過程。
最快的速度,從頭到尾,也要有個三四十年時間,才能有所成效。
所以不管是此前招的一萬新弟子,還是現在每年招的五千新弟子,想讓他們派上用場,最快也得再等個二十年。
這對長青仙宗來說,也是個漫長時間了。
戰爭年月,每分每秒都是要去爭搶的。
慢一步,很可能就是一場大敗。
所以宋希仁也只能期望,自己手中剩下的一萬九千老弟子,還能再撐個二十年時間,撐到下一批新弟子能夠派上用場了。
這樣的話,靠著後續源源不斷的新人補充,長青仙宗才能勉強保證兵力供給,不至於出現兵源短缺。
為了渡過這道兵力短缺的難關,宋希仁不得不從其他方面,拼命找補新的力量,用來填補基層兵力不足的缺陷。
而唯一的辦法,自然是從人仙方面考慮了。
坦率來講,雖然在中底層修士,以及頂層地仙方面,長青仙宗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
導致開戰之後,吃了許多大虧。
但在高層人仙方面,長青仙宗卻是三家仙門之中,最有底氣的一位。
沒辦法,誰讓人家在開戰前,人仙數量,就已經有了二十二位呢?
這等數量,直接就是三家之首。
這也使得前線每陣亡一位人仙,長青仙宗立刻就能填補上去,使得前線從未有過匱乏人仙的局面出現。
打了十年,面對兩宗猛烈攻勢,長青仙宗僅僅只是丟了三國之地,依舊能維持整體防線的穩固。
這些高層人仙的浴血奮戰,絕對是無法忽視的貢獻。
不過再多人仙,在不斷的損失之下,總會出現匱乏。
截至今日,長青仙宗已經前後損失了五位人仙,門中人仙數量,已經降低到了十七人的數字。
並且這十七人中,還要再減去楊吉華等三位留在後方,正在全力衝刺地仙的真人。
所以長青仙宗在前線,能夠使用的人仙,如今其實只剩下十四人。
而這十四人,卻要同時兼顧域東、域中、域西北線、域西東線四處戰場。
按照每處戰場一座地仙大陣,一座大陣三位人仙的標準來分配,光是四處大陣,就要用去十二位人仙。
剩下僅有兩位空餘。
也是因此,由於人仙的匱乏,近些年的戰場上,像一些不太緊要的戰區,長青仙宗已經不再強行要求,一國兩位人仙的配置了。
如太平道負責的域東、域中等地,每處大陣就已經削減為了三位人仙。
也就僅有域西北線,宋希仁負責的主戰區,因為面臨了九州三位地仙的猛攻,才不得不要求一國兩位人仙,一處大陣六位人仙的配置。
這完全就是靠著人命堆,才擋住了三位地仙。
也正是因為長青仙宗在這邊,聚集了最多力量,各處大陣都是以滿配狀態執行,實力遠比其它幾處大陣,要更加強大。
所以雖然九州在域西北線戰場,發起的攻勢最為猛烈,同樣聚集的力量也最多。
可面對嚴防死守的長青仙宗,還有宋希仁在不斷拼命,這邊取得的戰果,卻是比太平道要小。
開戰至今,只奪了一國之地,也算是長青仙宗對死對頭的報復了。
我寧願把地盤讓給太平道,也不給你這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