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讓他們上正面戰場,只是負責清理一下地方陰神,抓捕些逃散的長青弟子,維持地方治安,也可勉強一用了。
傳我命令,域北域東十五國之地,劃分五處戰區,每處戰區負責三國之地。
從域南後方,調兩萬新弟子,前來前線。
然後這些弟子一分為五,各由一位地仙率領,以一千人一國為配置,每位地仙領三千人,負責一處戰區。
蘇雲國那三千傷殘修士,也乾脆打散,分成五股,每股六百人,配置到各處戰區之下。
這樣一處戰區,就有一位地仙,六百老弟子,三千新弟子。
以此實力,要求低一點,都足夠拉起一個簡陋的地仙大陣了。
所以到了地方後,立刻著手接管長青仙宗建立的各處法壇,對其進行改造,然後儘快組建地仙大陣,並且將之開啟。
我也不需要你們能擋住多強的敵人,只需清理控制住地方,同時在有地仙大敵入侵時,稍稍拖延個一時半刻。
那樣,有些許緩衝反應時間,我立刻就會帶著援軍趕來。”
眼下,太平道剛剛擊敗了長青仙宗主力,攻佔了長青山,算是取得了此戰的勝利。
但這種勝利並不完整。
在地方上,域北域東諸國,還有大量忠於長青仙宗的陰司神靈,還有很多從各處戰場潰逃的長青修士。
甚至還有楊吉華率領的上萬長青大軍,依舊屯駐於域北之地。
以上這些地方勢力,還有楊吉華率領的主力,都是太平道想要控制域北域東各國,必須要拔除的障礙。
尤其是楊吉華那主力大軍,陸淵可以肯定,對方絕對收到了長青山陷落的訊息。
此時面對這種噩耗,楊吉華是率著大軍殺回來,反攻長青山。
還是領著大軍固守域北,拼死抵抗。
亦或者直接帶著大軍撤離長青域,選擇遠走域外,這些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不管對方是選哪一種,楊吉華和他那上萬大軍,都已經成了陸淵統治長青域的最大不穩定因素。
在沒有消滅對方之前,太平道進軍域北域東,就必須在地方留足防守兵馬。
否則面對一個地仙領著的上萬大軍,留守的兵馬要是少了,怕是會直接被敵人殺個對穿。
尤其是在地方各處,還盤踞著大量長青仙宗餘孽,敵人有可能來個裡應外合的情況下,就更需要如此了。
一位地仙,六百老弟子,三千新弟子,搭配一個簡陋的地仙大陣,已經是陸淵精簡再精簡之後的配置了。
不能再少了。
再少的話,根本無法穩定地方。
而面對這個安排,眾多分身也沒什麼意見。
他們雖然都是些水貨地仙,但也是有道果的,與那些陣法地仙可不是同種貨色。
就楊吉華那實力,他們就算不敵,但也能支撐一時半刻。
如果再配合陣法的話,甚至還能對其進行反殺。
僅靠自己,其實就足夠應付楊吉華了。
若再算上他們隨時能和本尊神念聯絡,及時請來援軍,那就更穩如泰山了。
本尊如此安排,穩當的很,符合他們性格。
“除了留守清理各國的偏軍之外,我北伐軍還剩下五千老弟子和五千新弟子,正好湊出新的北伐軍。
這支兵馬由我親自統帥,親自趕往域東,和那些九州聯軍圍剿楊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