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身份上的問題,後面陸淵和九州的聯合,就順理成章了。
有了前來參加慶典的四位使者背書牽線,陸淵與域西九州以及外域九州的聯絡,迅速的搭建了起來。
不用多說。
關於他和太平道的來歷身份,傳回去後,立刻引起了九州仙門高層的震動。
誰也沒想到,自己這位鄰居,竟然和自己是老鄉?
這出人意料的事實,讓人又喜又驚。
但不管如何,在確認了事實的準確性後,九州各家仙門高層,都不約而同的做出了反應,那就是接受。
接受太平道進入九州,接受這次聯盟出兵的提議。
尤其是丁萬軒。
在收到密雲山傳回來的資訊之後,更是當機立斷,全權授予了真玄洽談聯盟的權力。
讓這位陸淵舊友,盡全力的拉攏太平道,進一步的深度繫結對方和九州的關係。
而他自己,則召集了域西留守各家仙門的掌教,一起前來商議這突來的事件。
這不是要討論,要不要拉太平道進入九州,這件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的,沒誰會拒絕太平道這樣一個強援,成為自己人。
他們要討論的,主要是陸淵提出的,關於何時出兵,出多少兵,以及出兵方式等等問題。
是否發動戰爭,這根本不在九州的考慮之內。
生存危機迫在眼前,覆滅大敵的機會就在眼前,值此萬載良機,沒人願意放過機會。
開戰,已經是註定的了。
唯一值得討論的,是這場聯合出兵,誰主誰副?
出兵日期,是什麼時候?
雙方如何配合?
利益分配如何計算等等。
然而討論來,討論去,域西仙門那邊,其實也沒能討論出什麼東西來。
先前陸淵說的,已經很明白了。
以九州和太平道的關係,縱然此時能看在同出一界的份上,勉強糅合到一起。
但這種糅合,還很初級,只是出於利益考慮,不得不推出的身份認同罷了。
真要說雙方有多大感情,是否真的把對方當做自己人看待,那也未必。
限於此種現實,縱然想讓兩邊深度配合,也根本做不到。
最簡單的一點。
兩軍聯手,放到一處出兵的話,是讓太平道聽九州的,還是讓九州聽太平道的?
怕是無論哪一種,另一方都無法接受吧。
硬是要強行壓服另一方,那最終的結果,除了讓盟友離心離德,甚至直接不歡而散外,怕也沒有其它好結果了。
與其如此那還不如照陸淵說的,兩邊各自出兵,自己領著自己宗門的兵馬,從兩個方向獨自向長青仙宗進攻了。
反正兩宗聯手之後,在正面實力上,已經強過了長青仙宗。
即便兵分兩路。以長青仙宗那偌大地盤,面對兩路敵人,也不得不把自家兵馬分成兩路,分別抵抗強敵。
自己分兵,對方也要跟著分兵。
如此一來,對方的實力也跟著一分為二,其實也就等於在兩處戰線上,自己這邊依舊保持了對長青仙宗的優勢。
什麼?
長青仙宗不分兵,集中主力進攻,一路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