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掌門不聽勸阻,執意發動大戰,最終招致今日之果。
太平道反覆,域南有變,此戰勝負,前途渺茫啊……’
楊吉華說話同時,心中忍不住嘆息。
對於太平道的背叛,他們又不是傻子,長青仙宗在發動戰爭的那一刻,就已經有所預料了。
所以那個時候,就有不少門中高層反對。
認為時機並不成熟。
可是他們掌門,長青域內明面上修為最高的兩人之一,和紫雲宗孟見山,並稱為長青上仙的姚寶卷姚上仙,執意要推行此事。
作為掌門,又是門中修為最強者,不管是實力還是大義,都足以越過眾多反對意見,強行將戰爭推動下去。
最終也就有了這場,明明誰都不看好,但還是發動了的戰爭。
而姚寶卷,之所以要逆著大勢,強行推動此事,原因也很簡單。
他等不了了。
作為長青仙宗大真人坐化之後,本宗的第三位掌教,姚寶卷從他師尊手中接過掌教之位算起,迄今為止,差不多有七千載了。
當初他師尊在位時,長青仙宗雖然沒了大真人,但依舊是長青霸主,境內五地,依舊被宗門牢牢掌控著。
九州仙門雖然時有叛亂,但往往亂個一兩國,就被反應迅速的長青仙宗給打敗,幾月間就能趕出去。
域內整體,依舊安穩,長青仙宗也依舊昌盛,威風無雙。
可等掌教的位置,傳到姚寶卷手上時,一切就變了。
先是九州仙門叛亂的次數和規模,開始不斷的擴大。
然後是域內各個附屬仙門,尤其是域西那邊的,不斷被九州仙門在叛亂時,一個個被消滅。
整個長青域內的大小仙門,瞬間變得人心惶惶,風聲鶴唳。
長青仙宗對域內的統治,一下子變得動盪不穩。
這種混亂的歲月,維持了兩千年,然後開始急轉直下。
到了五千年前,九州仙門更是公然佔據域內小國,光明正大的和長青仙宗打起了擂臺。
可偏偏面對這種局勢,長青仙宗派人前去征討,竟然無法奈何對方。
原因很簡單,在域內混亂,各個附屬仙門人心惶惶的情況下。
那些附屬仙門,生怕自己成了下一個被滅門的,根本就不敢將宗門內的真仙弟子,交給長青仙宗,參與對方召集的戰爭。
無法抽調麾下的附屬勢力,長青仙宗可用的人手,瞬間就少了一半。
同時也因為麾下眾多附屬勢力,沒有被抽掉,導致他們本身就成了一個隱患。
長青仙宗也不敢看著這些附庸,躲在後方,而無動於衷。自己又不得不留下一些人手來,看著後方,以監視那些附庸,讓他們不敢動彈。
這樣一來二去,長青仙宗能夠調集的力量,就被削去了大半。
剩下小半人手,面對有準備而來的九州仙門,自然就難以應付。
兩邊打了幾仗,各自死傷無數,最終長青仙宗小敗而歸,九州仙門乘勝席捲域西,在那裡佔領了數國,修建起了一座超級大陣。
然後靠著陣法作為依託,在域西徹底的站穩了腳跟。
而後面的發展,就不用多說了。
反應過來的長青仙宗,進行反撲,然後已經做好萬全準備的九州仙門,數次挫敗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