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更加優異的,甚至已經突破了凝聚四氣,開始朝著五氣朝元的境界衝擊了。
太平道是十年收錄一界弟子的。
後面第二批,第三批入門的弟子,雖然入門時間晚了些,卻也有不少更天才的弟子,突破了凝聚三氣。
光是這三批人加起來,突破凝聚三氣的弟子,就已經超過了三百之數。
這三百弟子分遣出去,都夠搭起一個小國別院了。
而太平道內,除這些已經有所成就的弟子外,還有更多新入門幾十年的新弟子,總數也約在八百左右。
這些人再過個幾十年,也能如他們師兄一樣,成為太平道的棟樑。
至於他們的師兄,等他們成長起來時,說不定都已經修成了五氣朝元,開始朝著仙境衝擊了。
說不得再過個二三百年,太平道年輕弟子中,就能誕生出一位真仙來。
以上這些,還只是太平道著重培養的核心弟子。
像太平道周邊的青陽國小仙門,以及各地散修,這些人之中,近些年也誕生出了不少人才。
當初為了對抗九州仙門的入侵,太平道,在人手短缺的時候不得不捏著鼻子,直接收容了大量小仙門弟子和散修入門,以擴充自己的人手。
這次擴編潮中,大量資質低下,品性甚至都不過關,修為僅有凝聚一二氣的修士,也成了太平道的記名弟子。
後來因為九州仙門選擇了退卻,這些原本打算消耗在戰爭中的炮灰,結果就逃過了一劫,成功活了下來。
對於這種狀況,陸淵也很無奈。
好在養一些底層修士,消耗的也就是些許靈氣,和大量凡俗食物,對具有整個域南的太平道來說,壓力也不怎麼大。
而且大多底層弟子,資質都很差勁,此生能修到凝聚一二氣,基本就已經到頭了。
一個凝聚二氣的修士,最多也就活個三百年而已。
這點時間,對太平道來說,只是眨眼一瞬而已。
這不。
才過了百年,當初收攏的兩萬餘名底層記名弟子,如今就減少了一半。
大量壽元到了的凝聚一二氣修士,在無法突破境界的絕望中,滿懷不甘的坐化了。
太平道的負擔,瞬間減了一半。
而剩下的一半人,在沒能突破境界的情況下,也都垂垂老矣。
估摸再過個百來年出頭的時間,就能將所有的記名弟子,給淘汰乾淨了。
屆時,太平道也能擺脫這些累贅負擔,重新恢復成一個正常大仙門的狀態。
不過雖然有大量的底層弟子被淘汰了,但這些人中,其實也誕生了不少英豪。
怎麼說也是兩萬多名修士,裡面就算大多都是些資質低下的人,但也總有些資質尚可,悟性不俗的人存在。
更有些運氣極佳,出門就能撞到機緣,獲得前輩遺寶,或者尋到天地靈材,藉此脫胎換骨,一飛沖天的。
在兩萬人的數字下,以上幾種型別的弟子,出現的機率還是挺多的。
從底層記名弟子中脫穎而出的,這百年來太平道,林林種種加起來,也約摸有個四百人左右。
這些都被太平道收為了內門弟子,也算熬出頭了。
後續剩下的萬把人,雖然基本都被挑剩了,但爆發一波,或許還能再增加個一百內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