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清楚,來的兩位真人,究竟是哪家的。
但對方出手驅鬼,拿下鬼帝,把自己救了出來,卻是實打實的。
只此一點,便可證明是自己人了。
故而李若清對於兩位真人,是發自內心的感激,但感激過後,隨即也有些困惑的問道:“不知兩位真人緣何來此?”
“聽到長青仙宗宋希仁,這位是太平道青冠子真人,今早熊國義持太平令,來太平道求援。
得知了訊息後,太平道掌教衣丹城,便面見青冠子真人,請其出手,降服下夜國黃泉鬼帝。
青冠子道友知曉黃泉地府之重要,關乎域南安穩,便與我長青仙宗商議。
最終我兩宗決定,辦一次驅鬼法會,掃清黃泉,驅除惡鬼。”
宋希仁對於這位洞陽山真傳,也是很重視,只有耐心的進行解答,然後看了對方一眼,笑道:“這驅鬼法會路上,順帶也救一救你這位仙門俊才。
當今年月,有如此正義之心的人,已經很少了。
此時出現一個,當然要倍加珍惜,不能讓其出事。
我等前輩,可還指著你這樣的後輩,弘揚俠義之心,揚我仙門之名呢!”
宋希仁如今有四千餘歲,在他當初成道的時候,正好趕上了長青域進入徹底崩壞狀態的,最後一段較安寧平穩的歲月。
那個時候,長青仙宗實力還比較強,對於域內的掌控力猶在,域南、域北、域中、域東,都處在其控制之下。
甚至就連域西之地,那時都還有兩家本地仙門,歸附於長青仙宗,頑強抵抗著九州仙門。
那個時候,長青域的禮,雖然已經開始崩潰,但還沒到徹底樂壞的地步。
最基本的秩序,還是有的。
各家仙門之間,也彼此守望互助,一起維持著正道。
妖魔公然佔據一國的事情,也沒有出現和發生。
整個長青域內,還是仙道昌盛,俠義之風盛行,正道依舊是主流。
作為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宋希仁來說,自然是無比懷念的。
對於如今禮崩樂壞,妖魔橫行,人心思亂的局面,也無比之痛恨,無時無刻不想著改變這種風氣,將其撥亂反正,重新回到正軌上去。
只是沒奈何。
在三千年前,長青仙宗與九州仙門一次決戰之後,門中陣亡的大量真人,地仙都死了好幾個,實力大損。
直到如今,都沒能恢復元氣。
對於長青域的掌控力,也不斷衰落,最終釀成了如今這麼一副道消魔漲的局面。
在此情況下,能夠看到如李若清這種大公無私,心向正道的後輩。
哪怕對方來自域外,宋希仁也是頗為喜愛看重的。
因為從對方身上,他看到了當初的長青域,看到了長青仙宗鼎盛時的風貌,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
並且對方所行所做,確實在影響感染著長青域的人,把這裡的風氣,向好的方面扭轉改變。
這對於長青仙宗來說,也是有利的。
穩定的秩序,對於統治者來說,當然樂於看到。
也惟有九州仙門和玄龜山這種野心家,沒有掌握利益,所以才想著混亂,好給自己渾水摸魚的機會。
所以於公於私,宋希仁對李若清,都只可能有喜愛,可能有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