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道統之爭,是大道之爭,沒有什麼可以轉圜的餘地。
已經取得了長青域霸主地位的長青仙宗,不可能看著一群前朝餘孽,還在自己地盤上蹦噠,並且慢慢發展壯大。
不然等他們成長起來,開始反攻倒算,想要奪回長青域的主權該怎麼辦?
難道要讓出來嗎?
不讓,那就是一場廝殺,一場波及全域的浩劫。
而且長青域雖大,卻也沒有一國是多餘的。
長青仙宗自己,還嫌本域提供的氣數不夠,修行資源太缺了。
那還可能分出一些來,交給一群前朝餘孽。
而九州界的飛昇修士,他們到了仙界,知曉了自己的上宗仙門九靈教覆滅,而自己一下成了前朝餘孽,被人喊打喊殺。
同時又瞭解到了仙界氣數之妙,對於大道的修行,有那麼多的幫助。
你說他們會忍氣吞聲,甘心放棄嗎?
所以不管從哪方面來講,九州飛昇修士,與長青仙宗之間,都沒有絲毫的緩和餘地,毫無和解可能。
兩邊的死鬥,也就註定了。
不過長青仙宗統治長青域的前六萬年,由於對方大真人還在的緣故,九州界的人根本打不過對方,所以一直只能選擇蟄伏。
或許還為了自保,選擇遷移它域,以躲過長青仙宗的追殺。
直到萬年前,對方大真人隕落,長青仙宗沒了天仙戰力坐鎮。
九州飛昇修士,便立刻重新殺了回來,在域西這片地界上,掀起了浩蕩的反抗之戰。
一打,就是萬年。
至於他們為什麼不選擇在域南起兵,畢竟這裡是九州修士飛昇仙界的起點。
陸淵私下猜測,或許他們是想,隱藏這麼個隱秘的飛昇地點,給自己保留一個返回家鄉的希望。
又或者是隨著九州靈氣的愈發稀薄,後面的歷代飛昇修士,實力也越來越低。
到了陸淵這個年代,九州最後一代飛昇修士,更是落魄到連凝聚一氣的修為都達不到。
這種飛昇修士,哪怕出自同鄉,是同個道統,其實也沒多大價值了。
只看長青仙宗直到陸淵來了,才放棄了在域南的最後一個據點有辛國,也可看出,對方此前在域南區域的控制力,應當是極強的。
哪怕在戰爭的情況下,也足足維持了近萬年的影響力。
域西那邊,或許就更弱一點,更適合作為反抗的起點。
種種原因加起來,也就導致了九州仙門,放棄了他們在仙界起始的域南區域。
“不過隨著九州仙門,穩定了在域西諸國的控制,同時長青仙宗也在不斷衰落,實力迅速減小。
對方也必然開始謀求著,對外進行擴張,以增強自身實力。
巨靈門對域南青羽國的滲透,便是最好的證據。
域西仙門已經將手,伸出了域西地界,朝著周邊三處地域擴張。”
經過幾年的瞭解下來,陸淵對於長青域的局勢,也有了較為清晰的瞭解。
整個長青域,共有三十九國。
而三十九國之中,又分為東南西北中,五處區域。
其中,東南西北四區域,各有九國。
處在核心的域中,則只有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