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府城,郊野。
“這就是南詔軍嗎?”
一處小山坡上,身週數十個親衛拱立,陸淵站于山頂,視線遠眺前方平原上的連綿軍營,不由笑了笑:“人數看起來也沒那麼多嘛。”
眾人視線也跟著看去,只見前方,南充府城外的北、西、南三處方向,各自立下了一連片的營寨。
南城這邊的營寨,覆蓋面積大約有三平方公里,分為大小十三座營壘,其中四大九小。
按照眾人的統兵經驗判斷,小營寨最多駐紮五百人,大營寨最多兩千人。
整個南城區域,南詔軍的數量,最多隻有一萬兩千左右。
至於西城那邊,營寨規模比南城大了將近一倍,人數應該更多,可能有個兩萬五千人左右。
北兩處營寨,被城池阻擋,有些無法盡窺其面貌。但隱約也能夠看出,覆蓋的區域並不廣,與南城處的營寨面積差不多大,屯駐的兵馬人數應差不多,都是一萬兩千人。
如此算來,三處方位的南詔軍,加起來大概有個近五萬人。
這點人馬,比起此次陸淵帶來的兵馬,也沒多多少,精銳程度更是遠遜之,自然令他有些輕視。
“自初夏四月以來,南詔大皇子趙長卿就領著六萬兵馬,不斷攻打南充府城。
根據率軍協防南充府城的寧師兄回報,兩月以來,南詔軍攻城二十餘次,趙長卿更是數次登城。
此地戰事極為激烈,寧師兄統領的那支禁軍,已經傷亡過萬。
我軍防守,都死傷如此慘重。
其中就算有趙長卿以先天之身,殺傷甚眾的緣故,但南詔軍拼力攻城,死傷也絕不會小。
聽聞其等來之時,有近七萬大軍。
如今勐攻兩月,還剩下四萬多人,相較攻城戰而言,傷亡已經算小了。”
旁邊,陸淵的親傳弟子、橫野將軍墨念風,聽到自家師尊的話,在一旁解釋了句,然後也跟著笑道:“不過如今大王前來,以我楚軍之驍銳,大王之神武,區區趙長卿與南詔軍,自然不值一提,揮手可破。”
至於他口中的寧師兄,只是先前陸淵安排,領一支禁軍來協防南充府城的寧武將軍寧際中。
這兩人都是近幾年來,長沙改國號為楚後,從一眾記名弟子中新成長起來的弟子,都隨陸淵征戰天下十餘年,並且實力也達到了一流,可稱楚國悍將。
而且見慣了周、前越等大國精銳風采的墨念風,說實在的對於南詔軍這種西南蠻夷,著實是不放在眼裡。
這些窩在小地方,又常年不見戰事的夷人,說真的,戰力比起九州大國精銳差遠了。
最好的明證,就是徵夷開始時,初次交手的大長和軍。
那時的大長和軍,可是經歷了數年戰亂,被李雄這傢伙磨礪出來,勉強算得上經歷了血與火的強軍了。
但就是這種在西南地區的強軍,面對大楚精銳,哪怕兵馬多了將近兩三倍,依舊在正面交鋒上,被打的節節敗退,最終潰逃到了瀘水以西。
從戰亂中磨礪出的大長和軍都是如此了,那些沒經過戰火調教,意志實力皆要更差的南詔軍,那自是更不用說。
在有了大長和軍這個手下敗將在前的情況下,對於所謂的西南三大夷國,說真的,很難讓楚國的這群驕兵悍將放在眼中。
這些夷人唯一讓他們感到忌憚的,也就只有那些如同神魔的先天宗師了。
面對那等超出凡人的可怕武力,沒有一個先天之下的人,不感到敬畏忌憚的。
不過同是先天,相比於一個名不經傳的南詔大皇子,如今已經有先天三人斬就的自家大王,明顯更令墨念風更加信心充足。
他相信有自家大王出手,區區一個南詔大皇子,就算僥倖不被當場斬殺,一個重傷而逃的下場,也是免不了的。
這是來自於陸淵以往十數年,百戰百勝所積累下來的,獨屬於無敵軍神的至高威望。
這個威望讓人心中下意識的就認為,只要跟著眼前人,只要對方願意,那世上就沒什麼是做不成的。
前方有強敵,那麼拔劍斬之,取得勝利即可。
就是如此的理所當然,絲毫不講道理。
而碰巧的是,整個楚軍上下,皆是這麼想的。
“哈哈哈,念風你說的不錯,區區南詔軍,在孤面前,土雞瓦狗爾。”
聽著自家弟子恭維的話,還有周圍親衛傳來的崇拜仰慕眼神,陸淵不由大笑一聲,隨後起身上馬,豪邁道:“眾將士聽令,隨孤王,擊破南詔軍,奪下這場勝利。”
話落,他一揮馬鞭,剩下駿馬頓時一躍,朝著山下遠處南詔軍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