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見,如果不進行產業改革,引進更多能帶來經濟價值的手工業,那麼這東三府之地,百姓越活越窮是肯定的了。
不過該怎麼改革,要不要改革,這些都是地方官員和朝堂大臣的事,陸淵並沒有閒工夫去管這些,他也不擅長這個。
他只知道一點。
東三府的西川郡百姓,已經初步感到了生活壓力,有較大的移民意願。
“也不需要多,三府內八十八萬百姓,遷走個二十來萬就可以了。
這樣最後剩下來的人口,平均一府二十多萬,每家每戶都能分到足夠農田,地方出產的糧食和生活狀況,也將大為改善。
最後在襄陽郡和洞庭郡那邊,各自遷移個一二十萬人,一起湊足六十萬人。
再加上停留在渝中府的這些流民,還有西川國境內剩下的人,也有個百萬之數了。
有這些人,足夠支撐起對西川郡西五府的開發了。”
陸淵心中做好了規劃。
……
有了決定之後,陸淵也不耽擱,立刻寫下聖旨,傳回國內,讓崔長青等大臣進行籌備,進行先期的移民工作。
這次他統兵二十萬,其中精銳戰兵過十萬,以此雄師,驅逐區區十萬的南詔軍,根本不在話下。
甚至別說驅逐了,把這些人全都留下來,也並非難事。
至於那位南詔軍的大皇子,一個才晉先天的傢伙,陸淵讓一隻手,都能輕鬆打敗對方。
這次不讓他尋到機會,也就罷了。
不然有機會的話,陸淵並不介意再殺一位先天,為自己先天斬殺達成四人的成就。
也正好,南詔國三位先天,這實力已經有些超綱了,脫離了小國範疇。再算上南詔兩郡半的地盤,已經隱隱有著幾分徵西南夷前,那時楚國的威勢了。
面對這樣一個西南小霸主,不進行一番削弱,縱然收復了西川,陸淵也有些寢食難安。
一個隨時能出動十萬大軍,還有三位先天宗師可以呼叫,侵略性極強的大國,在邊上盯著你。
就問問,誰能夠安心?
陸淵此時多少也能夠理解,前越弘道帝,以及現在的寧國建武天子,面對先行的長沙國,現在的楚國,是個什麼感覺了。
…
想來他們,也像自己現在忌憚南詔國一樣,忌憚著楚國。
恨不得能一舉剷除這個心腹大患,解決自己的後顧之憂,然後專心應對其它大國了。
“不過世上之事,哪能事事順心。就如現在寧國沒辦法攻滅楚國,以如今楚國之力,也還無法攻滅南詔國。
這次也只能多消滅俘獲一些南詔國士卒,削弱對方國力。
同時看看有沒有機會,除掉那位大皇子趙長卿,斷去對方一臂了。”
陸淵目光炙熱,鬥志昂揚。
這兩個目標,無論完成哪一個,對於南詔國來說都是一個極大打擊。
如果兩個都完成,更是相當於減去了南詔國兩成國力。
再加上南邊中路軍黃玄,南路軍李雄、黎川,他們各自的斬獲。
此戰結束,消滅南詔國或許不敢想,但給對方沉重打擊,使其一蹶不振,三十年回不過氣來,卻是沒什麼問題的。
屆時,元氣大傷的南詔國,在恢復實力之前,再難對楚國構成威脅。
而對方想要恢復元氣,也將面臨赤黎國與昆海國的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