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周邊各國,尤其是寧國,在針對周青晉升先天,作出反應的時候。
對於這一切,陸淵並不清楚。
不過對於各國會有所反映的事情,他先前早就有所預料了,早就在國內進行了各方佈置。
襄陽與巴陵兩城,都各有四萬禁軍駐守,再加上地方郡府縣兵和可以徵發的民團,都能保證有敵入侵時,能迅速擴張出一支十萬以上的兵馬禦敵。
再加上有一位先天宗師鎮守,足以應對任何突發危局了。
哪怕是周、梁、寧這些大國入侵,靠著這些實力,也足以堅守到陸淵率軍回師,與各國周旋了。
所以對於國內的事情,在出徵前做好了各方安排後,他便不怎麼去管。
既然已經放權給了周青和藍彩兒,那麼本著用人不疑的態度,陸淵也並不想做什麼干涉。
相較於國內,此時他更多的精力,還是投注在了,剛剛打下來的西南夷領土上。
時間已到年末,很快就是春節了。
前方瀘水一線的戰事,此時隨著大長和國不斷的修建防線,進一步鞏固了此地防禦,漸漸的也開始變成了純粹的對峙。
戰事漸漸平息下來,少有發生百人以上的衝突。
而陸淵也見此地暫時打不起來後,便暫時放下了軍務,抽空從前線回了一趟後方。
西謝府,輕水縣。
當陸淵領著一波親衛抵達此處,本地縣令帶著城中大小官左,連忙出城來迎。
他稍加問了下本縣政務,然後並沒多說,便讓縣令帶著他在縣中巡視。
這座剛經戰亂的小城經過兩月整頓,此時已漸漸恢復了些人氣。
街面上一些商鋪已經重新開了,偶爾有零星的行人穿梭其間。不過路面上的行人大多都是些老弱,以婦孺老人居多,少見青壯男子。
一路出了縣城,到了城外官道,成年男丁才多了起來。
城外道路上,幾百個被徵發來的民夫,此時在官吏的監督下,開始清理著道路。
如果仔細打量的話,那麼人們便可發現,這些正在幹活的民夫,口音裝扮,竟然有著大量不同。
一撥人披頭散髮,另一撥人卻扎著發冠,一邊衣著古怪,花紋豔麗,短袖寬褲。另一邊長衣長衫,坐東揚人尋常打扮。
是的,在這裡幹活的民夫,便就是東揚人和本地的夷人。
陸淵盯著這些民夫看了一會,最終看著旁邊縣令問道:“被遷徙過來的鬱林移民,在本地生活的如何,可有逃跑不滿?本地的那些夷人可還聽話,有沒有舉亂造反的?”
這位輕水縣令,也算是陸淵的門生了。
此人名叫趙羨之,在前越弘道九年三月的時候,參與了陸淵舉辦的最後一場恩科,最後連中二元,考了舉人後又考中進士,最終以從八品的官身出任戶部議郎。
在戶部任職了一年後,升了一個品級,又調任地方,做了兩年主簿。之後考核政績,在全郡內名列前茅,於是升任從七品的縣丞。
接著在縣丞任上幹了大半年,最終被調來了這新設的輕水縣,出任縣令一職。
從趙羨之履歷來看,可以說官運亨通了。不過短短四年時間,就連升四品,成了主管一縣的父母官。
雖說裡面也有楚國不斷擴張,流出了大量官缺的緣故,但能升的如此之快,在他同期中也很少見,趙羨之也算頗有能力了。
聽到大王問詢,陪侍在一旁的趙羨之未多加思索,就流暢回道:“稟大王,今歲輕水縣新設,戶部那邊遷移來了兩百戶鬱林郡移民,共計一千一百二十三人,如今已全都分配房屋田地,安置在了地方。
不過其等剛剛遷移過來,大多沒有餘財,生計也很艱難。
雖然官府有著救濟,但也堪堪果腹,餓不死人而已。
因此臣到任之後,熟悉縣中詳情之後,便開始清整道路,修建水渠,招募這些移民中的精壯,用以工代賑的方式,讓他們幫著幹活。
這樣既能得到大量充裕人手,幫助地方建設恢復,也能解決這些移民生計。
輕水縣這邊,先前夷人便開墾了不少田地,這些都是熟田,只要稍稍侍弄,便可有大量收穫。